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宣武区关于《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解读

http://bj.house.sina.com.cn/biz/  2009年11月20日21:01  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

  宣武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是南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政府出台的《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对宣武区而言具有重大意义。《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民生工程推进等多方面涉及宣武区,是宣武区未来三年或更长时期的行动纲领,为宣武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

  一、宣武区基本情况及发展定位

  宣武区面积19.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4万人,共有8个街道办事处,107个社区。宣武区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是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具有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独具特色的北京宣南文化是老北京文化的缩影,体现了北京文化最醇厚、最地道的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区紧抓机遇,立足对接北京发展战略调整和投资重点转移,对接古都风貌保护、高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调整完善功能街区发展空间布局,提出了“三带、两线、九点”发展空间布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扎实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亿元,增长13.9%;实现财政收入42.3亿元,增长10.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89.3元,实际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0.6亿元,增幅达26.1%,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稳步增强,民生得到广泛关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奥运会后首都中心城区实现新发展、展示新形象的第一年。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宣武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总体看来,随着各项“三保”政策措施的落实,1—3季度区域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政策刺激作用逐步显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发展态势好于年初预期,前三季度全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8.8%。截至9月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4亿元,同比增长25%,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8.8亿元,同比增长10.4%,累计实现财政收入33.3亿元,同比下降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了10.9个百分点。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国际化、现代化、精品化”的发展理念,确立了打造“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典范”的发展方向,提出要实施推动区域科学发展的宣武精神培育工程、发展空间拓展工程、高端产业发展工程、文化资源转化工程、发展环境优化工程、幸福指数提升工程、干部活力激发工程、发展合力凝聚工程等“八大工程”,并集全区资源、举全区之力推动建设广安产业园,为下一步宣武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宣武区落实《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的主要方面

  (一)在规划方面:

  按照全市有关部署,我们已启动宣武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在编制过程中重点把握“三个特征”和“四项原则”,努力形成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区域指导性规划。

  1、“三个特征”

  一是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特征。“十二五”期间将是北京市实施《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宣武区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我们要准确把握未来五年宣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群众需求、发展环境改变及构建“国际化、现代化、精品化”的新宣武的发展阶段特征。

  二是准确把握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特征。深入研究我区与东城、西城、崇文三个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充分利用《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中针对宣武区提出的配套支持政策,扎实履行“四个服务”职能,着力深化“国际化、现代化、精品化”发展理念,细化“三带、两线、九点”空间布局。

  三是准确把握宣武区经济特征。抓住当前全市经济进入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细化、深化产业研究,尽快形成明确的产业定位,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大力促进总部经济、服务经济、楼宇经济发展,集全区资源、举全区之力打造广安产业园,不断优化和提升区域经济结构。

  2、“四项原则”

  一要遵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编制“十二五”规划既要从区情出发,突出宣武特色和自身优势,也要把当前发展实际与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系统考虑,统筹规划,引领宣武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二要遵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编制“十二五”规划必须紧紧抓住区域发展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统筹规划区域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在最有基础、最优条件的领域和地区率先实现突破,以广安产业园为核心,以吸引高端要素聚集和创新发展业态为目标,大力提升和培育重点产业功能区。本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着力解决重点问题和突出薄弱环节的原则,努力提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要遵循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明确长远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细化制定实施阶段发展目标,根据现实发展条件,有步骤、分时序地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培育一批重大项目,集成一批资金政策,狠抓落实,稳步前进,确保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要遵循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原则。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统筹经济与社会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对功能街区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具有宣武特色、切实可行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在产业功能区发展方面

  《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在未来三年要加快推动城市南部地区产业调整升级,创新发展业态,积极构建“一轴一带多园区”的城市南部地区产业空间布局,在“一轴一带多园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中,宣武区占据着南中轴建设线上天桥历史文化风貌集聚区的重要一环和“多园区”中的广安产业园区重要一席,是宣武区对接《促进城南加快发展行动计划》的重点和亮点,尤其广安产业园是重点推出的国家级产业园区。

  1、广安产业园

  宣武区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对接北京市南部地区发展战略,立足“强化政府主导、腾出发展空间、促进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着“创新发展、寻找先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在深刻剖析宣武区产业资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中力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安产业园的目标。

  广安产业园以菜市口为中心,东至前门大街、西至红居街、南至南二环、北至前三门大街,总用地规模约1.9平方公里,包括17个地块,呈“十字形”分布,总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地块为广安和宣西地块,总占地面积约48公顷,可建设地上规模65万平方米。目前,广安土地一级开发正在加快进行,宣西地块也在积极调整控规指标。

  明年我们要紧紧抓住北京市《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这一机遇,全面推动广安产业园建设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狠抓落实,力求形成阶段性的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快推进广安产业园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申报工作,积极与市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全面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努力获得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准。二是进一步深化细化广安产业园的功能定位,明确广安产业园要着力发展的主导产业、配套产业以及外围产业,形成系统、清晰、完整的产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三是全面梳理整合高端产业功能区的优惠政策,切实将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优惠政策与广安产业园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为广安产业园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四是搭建完善建设发展广安产业园的平台与机制,探索研究促进主导产业集聚的途径和模式,形成相应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产业筛选和招商选资的具体办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服务经济、楼宇经济,不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是深入踏勘广安产业园目前囊括的17个地块,根据各个地块的土地成熟度和现有基础条件,结合产业发展定位,分类排出明年各个地块的主要发展任务,循序推进,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六是进一步加强宣传,组织策划一系列活动,借助论坛、媒体等多种形式,扩大广安产业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天桥演艺园区

  天桥地区演艺资源丰富,中国芭蕾舞团、北京杂技团、北京京剧院、风雷京剧团等国内一流的表演团体都聚集于此演出,另外还聚集了天桥剧场、德云社、万胜剧场、中华电影娱乐宫等7家大小剧场,每年演出场次达3000场以上,接待中外观众100多万人次,艺术演出收入约3000万元,尤其是传统类演出在北京演出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区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工作目标,结合宣武区天桥地区的演艺产业资源优势,确立了建设天桥演艺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以天桥地区为演艺核心集聚区的“T”字型格局,围绕天桥南大街和北纬路东部形成的轴线,以传统文化演艺为特色,重点发展旅游演出和休闲娱乐演出等文化演艺业,促进文化演出产业在其周边的高度集聚。

  天桥演艺园区建设分“三步走”:2011年之前为基础建设期,启动天桥新世界、城南游艺园等重点景区建设,实施北纬路拓宽、天桥斜街整治、停车场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按照4A景区建设标准开展整体环境设计,开辟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旅游标识系统,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举办“传统文化演出季”,开展品牌建设,初步形成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到2011年争取让核心区特别是“T”型台初具雏形,2015年地位基本确立,2020年演艺园区基本建成。

  3、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宣武区琉璃厂历经元、明、清三朝七百余年,逐步形成了以书画艺术、古玩、文房四宝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聚集,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文化艺术圣地,诞生了驰名中外的著名品牌,如荣宝斋、汲古阁、戴月轩笔店、中国书店、一得阁等。目前该地区聚集的主要产业有艺术品鉴赏业及相关艺术品创作、艺术技术研发、艺术品博览业、古玩艺术品交易业、传统手工艺制造业、城市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等7类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衍生出了鉴别鉴定、设计企划等16个支持型产业。

  2008年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挂牌成立,具体位于宣武区和平门外,东至延寿街、胭脂胡同规划路,西至东椿树胡同、四川营胡同,南至骡马市大街、珠市口大街,北至前门西大街。下一步,我们要依照“尊重历史肌理、保护文物遗产、提升文化价值、构建全新产业”的指导思想,营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休闲旅游产业链、投融资产业链,提高消费拉动力、市场影响力和产业辐射力,将琉璃厂建设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基地之一,传统北京与现代北京和谐共生的文化旅游标志地,国内有竞争力和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根据《行动计划》相关部署,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琉璃厂古玩、字画等艺术市场,并按照“标志性、艺术性、功能性”要求,在南新华街与琉璃厂东、西街交汇处建设琉璃厂艺术廊桥,全面贯通东、西琉璃厂,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带动园区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发展。

  4、京味文化游

  宣武区是北京建城定都肇始之地,历史遗存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文艺演出场所集中。我们要按照《行动计划》提出的以历史文化为基石、老字号商业为特色,积极探索街巷、商铺、会馆、旅游、娱乐、购物、商务多元化经营的业态组合,全面整合区域文化商业资源,深入开发京味文化游,着重开发和利用以会馆、琉璃厂为代表的仕子文化资源、以大栅栏老字号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资源、以天桥为代表的北京民俗文化资源、以先农坛和法源寺为代表的坛寺文化资源、以牛街为代表的回族文化和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资源等,坚持深度游定位、打造精品线路,围绕“主体、市场、产品”三大元素,重点建设大栅栏—琉璃厂京味文化体验区、天桥演艺文化区和北京会馆文化展示区三大文化旅游板块,着力实施文化主题酒店、文化旅游演出剧目和文化特色旅游商品等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工程,积极打造宣武旅游行业协会、特色旅游线路、旅游节庆活动三个载体,努力创建“北京京味文化旅游理想目的地”。

   (三)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

  《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的重大项目都是未来三年计划实施的重大工程,真实反映了城南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建设需求,宣武区将紧密对接有关项目,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各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1、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实施太平街、南横街东段、右内大街等道路,完善区域路网格局,提高主次干路完成比例,解决道路瓶颈问题。加快建设校场口五条、老墙根等危改区道路,为打造中关村广安产业园创造有利条件。启动西河沿街、杨梅竹斜街等大栅栏文保区道路建设,配合打造历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加大政府主导危改文保区土地整理力度,实施广安联合储备开发项目、大栅栏C、H地块等一级开发项目,为产业升级、涵养税源提供重要承载空间。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重点实施校舍安全加固、北京小学走读部改建、体育中心二期、公共卫生大厦、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建设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文物保护修缮腾退和人口疏解

  宣武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8处,市级19处,区级13处,文物保护修缮与腾退工作十分繁重。我区将按照《行动计划》提出的文物保护与腾退项目,重点实施安徽会馆、粤东新馆腾退,鲁迅故居(绍兴会馆)、谭嗣同故居等名人故居腾退,钱市胡同传统建筑群、观音寺、五道庙、杨椒山祠腾退,同时将文物腾退与人口疏解结合起来,加大宣武区腾退安置用房建设和筹措力度,积极争取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考虑并安排宣武区年度安置房源指标,及时疏解安置有搬迁意愿的人口。

  4、民生改善工程

  继续加强旧城房屋修缮工作,全面消除危旧房安全隐患,加快实施58个小区、440幢住宅楼,37736户居民的老楼通气和7个地区的室内外老旧供热管网改造等能源安居工程,不断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创造宜居环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