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6期:关于商业地产人才问题分析

http://bj.house.sina.com.cn/biz/  2010年06月30日11:50  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商业人才的问题。因为我们以前接触的项目,一年五十几个项目就觉得很厉害了,而现在是每年两百个项目,现在发现反而是大量的人退出了这个行业,而不是进入这个行业。这就是竞争的结果。我记得在01、02年的时候,北京报纸上打出的全是楼盘项目,也不贵。我们一去,基本上都是这样子,动不动在咖啡厅聊天的都是这些人,现在北京这些人很少了。因为很多开发商都在转向三线、二线城市去开发,北京现在开发的楼盘相比那个时候已经很少了。

  开发企业少了以后,使从业人员就减少了。从业人员减少就造成有一些新近项目人就比较少。我们想找一些有本事的人来,但是我们在招聘的时候一直发现这个问题,房地产专业毕业的学生太少了。房地产作为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很多大学没有这个课程的,而且这方面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改行过来的。这样我们就面临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房地产基础知识的普及。

  如果大学开这个课程,我们就可以把这方面的课程省掉了。尤其是商业人才,现在更少。因为商业人才是一个复合型非常强的一个专业。他既要懂房地产,又要懂商业。但是我们很多人是只做房地产,不懂商业。从商业入手是很累的,又懂房地产,又懂商业的人就更少了。

  高层人才就更少了。因为我在全国考察过一次,我统计过,在早期的时候全国公司还是比较多的,全中国商场也很多,大概有几十万个。大量人员都在商业管理体系里面,都是做商场管理出身的,他对开发流程不清楚,开发和管理差别还是很大的。

  大批管理人员学习商业地产的时候非常累,我在全国来看这个项目的时候,那时候还是比较多一点。这几年这样的公司就特别少了。一个原因,大量开发企业少了,兼并组合速度很快。另外一个原因,现在这种人才的兼并组合也非常快,很多人失败之后再也不想碰这个商业了。

  曾经我在早期操盘的时候也是特别迷盲,觉得这个项目这么复杂,就想打退堂鼓。所以我说我是幸运的,我渡过了这个瓶颈期,能够继续走。当然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渡过不了,因为它的操作难度特别大。一方面,它对周期要求特别高,商业地产操作周期是非常短的,一个销售周期也就是三个月到半年,基本就结束了。但是作为住宅,至少要两三年的时间。所以它的整个体系、人员建设,操作流程,包括推广就会很复杂。

  第二点,你在做销售和招商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管理体系和规划的问题。找这样一个能够操作项目和控制项目的复合型人才,我计算过这个培养时间,没有五到六年的培养周期是很难实现的。所以造成这方面的高级人才更加少。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在这个行业看到大量的项目做得有问题,人才是根本,虽然资金是很重要的,但我认为人才是根本。如果有这样的人才,就不会出现这些错误和失败,也就能够成功。

  我前面讲到资金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第二,人才也是比较高的门槛。另外,还有一个,高技术难度。但是很多人听了这个问题觉得不以为然,其实真正操作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商业的变数太多了。比方商业开业必须在旺季来临之际开业,这样对你的工程就有要求。这是一个对人才和技术比较高的要求。

  另外,风险性高。在竞争饱和的情况下,在人才不好找的情况下,在商业资源比较频繁的情况下,进行商业地产开发,是一个很高风险的行业,当然高风险伴随的也是高利润。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情况,首先选择的时候尽可能选择繁华地段,有商户和消费支持力的开发。事实证明,现在在这些地方开发的项目做得都非常成功。另外一个,在开始的时候关于人才、团队的建设要放在第一位。

  人才问题要放到核心。同时,商业品牌引进要放到核心。这样成功率会比较大一些。同时,在做开发之前的时候要多问一些人。《孙子兵法》说过“战争为什么要胜利,因为我知道我可以胜利。”不要在战争的过程中寻找胜利,这就是下策了。

  我再说一下关于商业地产从业人员的问题。今天刚好有这样一个机会,刚好碰到一些同行。我说一下从业人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很早以前的时候,国家做一个商业服务平台机构,是这样一种规律的。现的商业地产的情况相当于03、04年的住宅地产,是指北京。北京那时候住宅地产还是比较大的体量。现在住宅地产发展到什么程度?以后包括未来的的住宅地产,基本上就是一些全国性的公司,而且随着城市改造完以后,小公司基本上就不会存在了,或者小项目公司,十年以后基本上就是某些片区一些大一点的住宅开发集团给垄断掉了。

  在这个时间,从业人员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高级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因为后期培养的人才少了,高层人员也就少了,而且越来越少。这样的趋势,就会导致未来商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就会出现大量商业人员进行转行。

  另外,具有商业开发能力的人就能够生存,偶尔拿个项目的公司就会减少。现在在全国是一个比较高峰的时间,这种情况还会维持五年。我讲的是十年以后的情况。

  另外,是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在现在来看还是不错的,在未来要走一些有品牌或者有影响力的企业可以生存,其他一些散乱和零售的就不会存在。像前几年我看到的红星美凯龙和赛博一样,他们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巨无霸。整合和兼并速度,在这十年将会迅速发展起来,做得好的留下来,做得不好的就淘汰。

  所以在中国欣欣向荣的城市化改革浪潮中,也希望我们最后都是胜利者和幸存者,而不是出局者和淘汰者。也希望所有同行在做这个行业的时候,能够本着一颗负责任的心,把这个项目做好,对社会、对城市多做贡献,对整个行业有个好的发展做出贡献。谢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