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6期专业讲台:商业地产开发常见问题分析

http://bj.house.sina.com.cn/biz/  2010年06月30日11:50  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

  在中国,现在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改造快,而老百姓的消费提升与城市化进程速度无法匹配,基本上每个二三级城市,商业都已饱和,某些地区城市几乎严重饱和,尤其以内蒙古各地城市为甚。这种饱和现象,短期之内难化解,“这个短期指5-6年之内”,所以就会面临商业的激烈竞争,一个新商业诞生,就意味着一群老的及小的商业倒闭,这种情况已屡见不解。为此,我们特邀北京金力天商业房地产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为业内网友来分析一下目前商业地产开发常见问题。

  时间:2010年6月24日星期四 10:00-11:30

  地点:新浪乐居直播间(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层)

  主题:商业地产开发常见问题分析

  讲师简介

北京金力天商业房地产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张金
北京金力天商业房地产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张金

  张金:现任北京金力天商业房地产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专业市场委员会常务理事。1996年进入专业市场领域,对全国各大城市商业地产均有系统调研了解,拥有十余年商业地产操盘经验,并成功带领金力天团队操盘几十余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先后于2006年出版《商业房地产投资分析》,2009出版《商业房地产操盘实务》,是中国商业房地产行业的知名专家。

  

  张金:大家好,我是张金,北京金力天商业房地产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公司主要是从事专业市场投资服务方面工作。是一家从前期拿地一直做到招商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专业性公司。很荣幸有这个机会来到新浪乐居跟大家一起沟通交流。

  我做这个行业有十多年时间了,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我这十几年的从业履历中的一些感悟;同时,也借这个机会把这个行业现在我们认为出现的一些问题跟大家探讨,这样对大家和我们也是一个共同的提高。非常感谢!

  今天主要讲的内容是关于商业地产宏观环境的几个要点,和对过去商业地产发展的一些回顾,讨论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

  商业地产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行业,甚至在很多时候,我给别人名片的时候,商业地产策划师,别人还很诧异。其实这个职业对我们来说不陌生了,很多人说它是从2002年兴起的,实际上它从90年代初就开始有了。只不过90年代初,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开始很多人做这个已经很有成绩了,或者做得非常好隐退在后面,大家不知道而已。

  我在这里主要讲一下集中性商业。因为商业地产分类比较广阔,我们的划分是划分为六大类,从社区底商、商业街、百货、专业市场、购物中心和物流园区这样的划分。但实际上有不同的公司和学术机构对它的划分是不一样的。

  我这里主要讲的是这个领域里集中性的商业,主要以专业市场、百货和购物中心为主的模式。六个不同的模式,他们的运作形式和运作思路也是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就会经常发现做百货的不懂市场,做市场的不懂购物中心,做购物中心的不懂物流园区。虽然都是商业地产,但是他们之间的划分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他们的内在原理还是相通的。

  今天我主要讲一下原理方面的问题,具体细节大家可以看我写的《商业地产分析书》和《商业房地产操盘实务》。这里主要讲一下宏观的内容。

  我特别有感触地说一下,我是96年开始做这个的,之前有很多先行者92、93年他们就开始做,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兴起,从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的时候,城市里出现了一个个商品集散地,比如像木樨园早期的城中村,或者城市郊区的集贸市场,在当时中国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比如石家庄的南三条、济南的泺口等等。

  在这个时候,由于人们商品集散交易的需要,大量的人就进入了这种大棚式的初级交易场所,形成了很多市场,这样的市场到现在还存在,甚至有的做得依然不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99年。在这之前我们做项目都是非常轻松,只要开个商场,基本上都是一抢而空。而且一个铺子,好的时候给个好处费给到10万块钱是没有问题的。我记得当时一个小铺子十几平米的面积,在全国各地很普遍。

  为了这个问题,我从2000年到2002年的时候对全中国的商业进行了一个考察,当时主要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在当时情况下我花了30多万块钱和一年多时间,把整个全中国跑了一遍,对当时整个商业规律还是比较了解的,感觉这个形势还是不错的。像发展到现在的红星美凯龙、香港的豪德,在当时他们刚刚进行品牌连锁和品牌扩张,那时候我就特别看好他们,也希望他们能做好。

  回过头来,他们现在有的已经做到上市了,有的做到很大,我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国家从1999年开始,朱镕基把房地产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这是一个影响全世界的事情,在全国上下涌起一片建设热潮。02、03、04、05这几年是特别有利于开发建设的,基本上我参与开发运营的项目都是建完卖完,而且这个时间也使很多人赚到了钱。比如天雅,天雅在北京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司了。

  但是在05年以后局势就不一样了,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非常快,普通老百姓的收入还没有到迅速增加的速度,造成了大量商业物业建设完以后缺少商家入住和消费者,这个矛盾现在就突出了,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饱和。

  我记得很早的时候有个外国人提出一个“饱和理念”,我觉得这个饱和理念在中国已经没法用了,他们的理论基础好象是人均商业面积1平米作为饱和性的理论。在中国来说,现在过10的到处都是,就是人均商业面积已经过10平米的地方到处都是。用这个理论来说,几乎就没法弄了,所以这个饱和程度是很严重的。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最近这三年,我平均每个月考察六七个城市,每两天就接触一个项目,一年就要接触200多个项目,但这些项目有80%是很难成功的。我说的成功的标准是能开业,能正常运营,或者投资成本在七到八年能收回来,我们以前做项目一年、两年、三年就收回成本。所以它造成的进入门槛是极其高的,同时它的养护成本也很高。现在一个5万平米的商场,在中国的养护成本,人工、电费、暖气、维修下来相当于每天是3万块钱,一年一千万,很昂贵的。所以这个成本非常高。

  (删除了一句)中国商业体量迅速膨胀和商家销售能力没有提高的矛盾,在中国已经很突出了,在这种背景下大量的项目很难成功。很难成功就意味着大量的财富浪费,像5万平米的商业,轻轻松松就是几个亿的投资。现在5万平米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中小型项目,以前是大的。低于两万平米,我们认为就是很小的。按两万平米来算也将近1个亿的投资。而且对于很多企业、集团来说也是一种浪费和损耗,因为这种财富是来之不易的。

  这种饱和性的矛盾,我认为在短期三到五年之内很难解决。因为整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水平还没有达到完全匹配的程度。所以在这个地方,关于饱和性,任何地产开发商或者准备做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对这个饱和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个现象在全国已经很普遍了。

  我主要说一下内蒙,因为我认为内蒙古地级市的商业项目在招商引资上做得最不错的,我每年都和大量的市委书记领导接触,在中国来说,我认为内蒙的领导干部还是非常不错的,非常有魄力的。但是内蒙商业基本是超级饱和,很难成功。因为内蒙有一个特点,它很难成功的背景是它地大,人少,它的开发量过大,整个内蒙有几十个地级市。

  当然别的城市,像山东、山西都已经非常饱和了,因此这种饱和的情况,希望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很多人说饱和归饱和,需求还是有的,这样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修起了一个楼倒下一片楼,这就是商户太少或者需求达不到造成的情况。

  这种矛盾,在投资开发的时候要特别谨慎。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企业有时候得不做商业地产开发,因为现在很多土地拿的时候,市里面就规定死了你必须是商业用地,要不然它不给你,这就造成了很多开发不得已而为的情况。

  那么你要做这个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一个是饱和性;第二,要解决开发企业、商户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把最基本的商业原理给你说一下,这样你在处理的时候比较好。所有的商场,我们要考虑这个支撑,这个支撑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在里面,就是任何一个商场的回收,它都是有一个收入的,主要是靠租金收益这一块。租金收益是靠顾客买东西来的,也就是说,消费者购物产生的剩余价值,租户靠这些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交给商场,这是三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商户产生一个购买行为,挣的租金交给商场。这里面首先你要考虑到消费者有没有能力消费,或者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是多少,消费人群是多少。

  我们经常做这样的调研分析,在某个城市的某个商业项目,每个到来的消费者月消费多少,占他月收入多大的比例,因为他一个月的工资不可能全部花完,这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家可以算出来。另外,还有一个商户数量,大家也可以算出来。把这两个之间加起来做一个换算,这是最基本的原理。但是很多项目都是违背这个原理的。我见到的一些项目,都是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的,这种项目就注定很难成功。

  从项目投资方向来说,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矛盾,我们要做的是分析商户和消费者支撑量够不够,所以,进行商业开发选址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商户支撑和消费支撑的地方进行建设。

  第二,在做商业的时候,还有一点很重要,很多开发商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这种短期行为严重当然有一个特殊背景,现在和以前做项目有很大区别。在早期我们做项目的时候,土地成本没有这么高,现在由于土地拍卖以后成本极其高,这么高的成本造成很多人的资金压力是很大的。另外,现在开发的情况对回报要求和以前也是不一样的,虽然很多人说我回报10%就够了,但是他的自有资金的回报绝对不是这个数。

  在自有资金很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一个市场的开发,需要要花高昂的费用取得土地开发使用权,造成极大的浪费。在以前遗留的问题就是售后包租,尤其百货这块造成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造成虚拟产权的售后包租问题。在全国一般都有这样的项目,当天在北京的BC项目,就是这个事情。当时小业主买了以后跳楼自杀,《京华时报》的报道,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轰动。现在这种产权商铺的包租不允许了,不允许包租,现在很多百货就没法做。因此就有很多违规的销售,违规销售也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而且也会形成很多包袱,给政府也造成了很多困难。以前国家专门解决过这种问题,政府非常头疼这个问题,我们也很头疼。这是虚拟产权小商铺的问题。

  还有一个销售的问题。销售方面有一个销售回报问题,以前的时候基本上租金和每年销售回报之间还是可以的,有8%到10%左右。现在在很多城市租金上不去,租金价格太低,造成销售完以后给投资人回报你不能那么低,要回报更高一点。这里有个补贴问题,有些项目补贴一两年还行,有些项目补贴五年还是不行。

  关于产权销售问题,如果不进行产权销售,靠自有资金解决,这样就有一个问题,至少要十年的回报。商业地产上市是很难的,这条路基本上堵得差不多。未来也许可以,别说商业地产,住宅也很难。所以在商业地产上就会出现像万达这样的企业做得非常好,还有一些海外企业,比如嘉茂,他们做得都非常好,因为他们有很好的融资渠道,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相当于一大批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因此这个行业,未来我们来看,我们说三高行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资金量的高门槛。

  在这个行业,普通人有1个亿就可以了,但是在这个行业有1个亿就算很穷了,1个亿几乎做不了项目。轻轻松松的一个投资就要五六个亿,七八个亿。对地方国家来说,如果这七八个亿损失掉了,浪费也是很大的。

  另外,就是商业资源问题。前面讲了商业资金问题和商业饱和问题。饱和,我引进一些有品牌的商家资源就可以了。但是引进商家资源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中国真正能够进行全国连锁、扩张的商业品牌非常少,像麦当劳、肯德基,还有红星美凯龙、苏宁、国美这些,咱们说知道的大约这几十个品牌,还有一些超市,比如家乐福。

  除了这些之外,叫大家说大家说不出来几个。而且你做商业资源,没有号召力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经常会填充很多项目,你开发的时候做得量很大,散户撑不起这个面积,就要大品牌,大品牌特别少,现在这个矛盾也特别突出。所以现在具有能够连锁和扩张的企业都比较好过。如果在这方面进行发展的企业,我认为前途是非常广阔的,但是现在具有品牌连锁、品牌扩张和品牌号召力的企业很少。

  因为中国城市人口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像欧洲这些国家,你看到他们很大的城市,跟中国一比就差得很多,所以中国在这方面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是引进这些品牌资源也是不容易的。这个矛盾也是很尖锐的,就是商业品牌资源和商业体量之间的矛盾。所以,将来每一个开发商在做这一点的时候,要事先跟他们沟通,不要楼建起来再去沟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