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房产新浪首页 > 房产 > 地产新闻 > 正文

中国房地产进入地标时代 人文地标的价值思考

http://house.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11:41 经济观察报

  众所周知,地标的地价是最贵的,地标性的建筑是最有价值的,但卖得很贵的建筑未必能成为地标。在浮躁的竞争环境中,中国房地产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地标时代”,每天都有新的宣言诞生,新的标准发布,新的评选面世,发声造势、视觉封锁成就了很多“地标”、“明星楼盘”,而造星运动之后,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常常是一片空白。难道地标是可以炒作的吗?

  什么是地标?地标可能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象征,可能是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是城市出租车司机耳熟能详的地方,是市民乐于谈论和交流的话题。人们都认同,国贸、王府井、三里屯、后海是北京的地标,外滩、南京路、东方明珠、上海新天地是上海的地标。从中可以看出,第一,地标是属于城市的,是城市这样或那样的重要节点,反映了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形成城市品牌和城市气质。离开了城市,就无所谓地标。第二,地标的形象性与空间性是由环境和建筑所决定的,环境状况、规划意识、建筑品质直接影响着地标的形成和认知;第三,地标是市民化的,活动的主体是市民,是市民活动与互动的场所,由此形成的场所精神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就不能形成广泛而共同的认知,也就难以成为地标。正是由于地标的形象性、品牌知名度和市民的广泛参与性,才使商流、人流、物流、车流密集,令地标区域的地价昂贵,使地标性建筑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长期的升值潜力。

  从上至少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地标不是自封的,更不是媒体或其他机构投票评选的,它的形成依赖于三个条件,一是本身地理位置的独特属性,或者交通的、或者历史的、人文的,二是规划和建筑的形态,形象和空间环境是否构成支持,三是有没有具吸引力的业态规划及主题活动,以吸引市民的广泛参与。人、建筑与环境、主题活动三者之间产生互动与激励,形成良性的强力循环,蕴育场所精神,产生依赖情感,才能催生地标的诞生。第二,地标不仅有外在的形象,更重要的它是城市精神的栖息地,换句话说,真正支撑它的是有时代活力的精神文化内涵,正是这种内涵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的影响力,形成了地标的知名度与凝聚力。也正是有这样的知名度与凝聚力,使地标成为城市的价值凹地,主题活动和人流汇集,从而产生极高的商业价值。从天安门广场所代表的国家精神,到国贸所反映的国际商务气质,到上海新天地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国际消费时尚的融合,我们都能看到,精神内涵是地标的灵魂。

  所以,地标真正值钱的因素不仅在于其位置的显赫,建筑的标识,规划的可参与性,更重要的是它的人文内涵,在于城市人群通过参与和活动所赋予它的精神主题。当一个地方变成城市主流人群的精神栖息地的时候,

房地产就超越了传统的市场价值评估的涵义,突破了供求关系的制约,价值疆域得以极大拓展。当空间的物理价值与心理价值相统一时,物业达成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放大了其价值的效能和周期,改变了价值的评判标准,使物业具有长期的极富潜力的增值性。换句话说,就是平衡创造无限价值。

  纵观世界的发展,人类在工业化理性和功利主义思想的驱动下,在科学技术的旗帜下,其工业化、标准化开发模式直接导致了城市的同质化和失衡的运营状态,人类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异化,人和自然、人和建筑、人和城市的联系关系逐步弱化,人也逐渐商务化、标准化、程序化,内心空虚、焦虑而孤独,失去了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栖息地。二十世纪以来,越来越危机的生存状态令人类反省,并开始重建人与自然、与城市、与建筑之间联系的努力,从日本六本木城市中心到柏林索尼中心,从洛克菲勒中心到法国国家

图书馆,在艺术化的空间设计和市民化的参与主题中,都能看到建筑与艺术、环境与人文思考碰撞结合的探索,体会到人类精神和城市精神的复兴,以及这种复兴所创造的巨大商业价值。

  人道和商道、人文与商务,永远在寻求不断平衡。越是人文缺失的时代,越是人文缺失的空间,人文越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艺术化的空间再造,市民化的文化参与,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互动融合,都将为建筑与环境注入灵魂、注入生命,唤起人、建筑、城市之间的融合与共生,从而为城市、为区域、为地段、为建筑创造更平衡、更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和长期价值。

  杨乐渝/文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地产圈 地产人物主页 地产直播间 嘉宾聊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楼盘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房 产 狂 搜
关键字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