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庙会百姓声音

http://bj.house.sina.com.cn/biz/  2010年02月21日07:45  新京报

  “路标不足,逛得有点晕”

   圆明园庙会的摊主徐永昌,在龙潭庙会也有一个绒毛玩具摊,他比较说,第一年举行的圆明园庙会,总体而言还可以。但由于知名度难与地坛、龙潭等庙会老品牌相比,加之圆明园地段较偏,周边居民少,客流量不可与地处三环内的庙会相比。

   “游客不聚集,从东门走到买卖街要花费近一个小时,而且标示不清楚,走在园内都不知道庙会在哪里”,一位摊主抱怨道。

   而游客也有同样的感受。有游客表示,圆明园庙会占地面积广,路标不足让他们逛得“有点晕”。

  “民俗定时演看着不过瘾”

   马女士是个老北京,最初就住在宣武琉璃厂,家门口就是厂甸庙会。早年间,每逢过年她都要逛逛庙会,“到了庙会就过年了。”那时,老北京的传统玩意儿、民俗在庙会上都能找到,且多是原汁原味的。

   “空竹是木头的,很沉,抖起来是门技术活。”马女士说,现在的空竹多是塑料的,轻巧了,抖起来容易多了,但却少了那份神秘的技艺、厚重的传承。而两三年前庙会上还能看见的“噗噗噔儿”(薄玻璃响器)、猴皮筋塑料脸谱,现在都已逐渐绝迹了。

   老北京传统民俗和各地花会,仍留在庙会上,但多被圈在固定区域,在固定时间演出,想看“皇帝祭天”,就必须10点去,错过时间,就得等第二天再来。而即便是“定时定点儿”的表演,也不能让人彻底满意。

  “皮影表演不只是跳舞”

   前天,厂甸庙会表演区内,伴随着轰鸣的流行音乐,两个人偶在幕布后剧烈舞动,表演者是两位年轻的姑娘,她们的身影也投在幕布上,观众们一时难以分辨哪个是人偶。游客廖先生来自皮影的故乡陕西。他认为,皮影戏要求表演者操纵着戏曲人物,在地方曲调中唱述故事,有浓厚的西北乡土文化内涵,而这是单纯的人影跳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刘泽宁 魏铭言 林阿珍 傅沙沙 张伟峰 王荟 张静发表的文章

新京报发表的文章

乐居简介About Leju广告服务合作伙伴联系我们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会员注册产品答疑客户投诉
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400-606-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