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房产新浪首页 > 房产 > 楼盘扫描 > 正文

中国礼堂正急速消亡 泛商业社会中寻找退路(图)

http://house.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0:57 中国新闻网
中国礼堂正急速消亡泛商业社会中寻找退路(图)

图为废弃的礼堂。 中新社发 柴继军 摄

  回到礼堂

  礼堂,本该是行礼如仪的场所,但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它更是一个装满记忆的地方。

  对于“泛政治”的中国而言,礼堂首先是开会的地方——尤其是开大会统一思想的地方。这个政治仪式的空间,培植过宗教般的政治狂热,也发生过对人性的大肆摧残,还当过
反叛聚义者的舞台。

  文革后,礼堂从政治中心转变为文化中心,它成了小镇居民,大院孩子的“天堂电影院”,在社会复苏之初,学习、报告、总结、联欢、电影、追悼????礼堂里举办的各种活动,牵动着全体人员的喜怒哀乐。

  如今,“泛政治”的礼堂,正矜持而又窘迫的在这“泛商业”社会中寻找着退路。曾经辉煌过的空间,或拆或改,即使没有毁掉,也多半成了仓库、厂房、佛堂、学校。宏大的屋顶下,过去的惊涛骇浪,人声鼎沸,正成为灰土陈迹

  公社礼堂、厂矿礼堂、部队礼堂、机关礼堂,现存多少礼堂,没人说得清楚。

  以北京市东城区作样本,2002年摸底表明:全区共有机关单位1810个,现存的内部礼堂151个,几乎每10个单位就有1个。

  记者走访了数个“知名”礼堂,发现它们正在急速消亡。

  以中关村大街为例,大街附近千座以上的礼堂,主要有6家。如今机关所属的正改建成办公楼,军队所属的正等待拆迁,科研院所所属的成了超市,企业所属的因为电铃短路发生火灾被烧毁,仅剩的2家礼堂都是大学的。

  礼堂该消失吗?气象局礼堂改建工程的负责人说,“上千人开会的地方,连大机关都不要了,还有谁要?”

  物资礼堂,辉煌15年,废弃4年

  物资礼堂的门打开了,里面漆黑一片,只传来几声尖利的猫叫。

  “早断电了”,因为没有灯,照管这里的杨师傅用一只大号手电筒,带领记者参观了这间当年赫赫有名的大礼堂。光源扫过,一片狼藉。偌大的厅堂中,翻板木椅已经拆除,乱七八糟地堆在角落。舞台上的绛红色丝绒大幕半升半降,大幕之下,铺着红地毯的主席台被横七竖八的金属栅栏切分成块,库存货物堆放其间。

  电光打到屋顶,杨师傅提醒我看那些电影放映孔,“当年这里单层就有1800个座位,是北京最大的文化场馆之一。东方歌舞团名头够大吧,每年也得来这儿演2次,每次连演一个月,好多大腕,比如远征、朱明瑛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所谓当年,得追溯到文革后期,那时物资部刚从计委中独立出来,当务之急就是要盖个礼堂,明知道礼堂项目批不下来,以食堂的名义也得动工。没想到礼堂刚盖了一半,上头就让停工,后来得到一个副总理的亲自批示,才得以继续施工。

  1979年礼堂在月坛北街落成,所在地正是一批国家重要机关的宿舍集中区——也就是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描述的大院文化的原型地。

  物资礼堂连建设带设备一共花了100万,音响灯光一概没有,过道特别窄小不说,还没有空调,夏天只能靠人防工程的地道风降温。不成想,它却因为那1800个座位和17米长的舞台,成了北京顶级的演出场所。杨师傅就是那时被挖过来放电影的。

  “80年代初,正是文化复苏的时候,人们不挑片子,只要有电影看就能爆满。我们六个放映员倒班,一天五场滚动放,从早忙到晚。”杨师傅说起礼堂自建成起那辉煌的十五年,“那时候物资部可是显赫的单位呀,就连拿电影胶片都有优势,别看机关礼堂那么多,但是周围的红塔礼堂,二炮礼堂,在抢片子上都不如物资礼堂。”那个时候,想放内参片,先要拿到副总理级的批文,各部委拿到批文后,物资礼堂这个大场子就成了包场的首选之地。

  作为单位内部设施,物资礼堂从来就没有正式运营过,大部分是单位包场,电影票5分钱一张,演出票也才1元左右。不过,既然没有盈利,也就没有投入,28年来,礼堂保持着70年代末的原貌,再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厕所还是老式的长条坑。

  “后来(1995年左右),就是免费发票也没人来看电影了,一个1800座的大厅坐百十来人是什么感觉,电影停掉了,会议也越来越少。1993年连物资部都撤销了,这里除了关闭还能有什么用处?”杨说。

  1993年物资部撤销后,礼堂产权划归国内贸易部,1998年国内贸易部降格为国内贸易局,2001年国内贸易局也撤销了,礼堂产权经过几次倒手后,现在为国有资产管理局所有,相对于国管局管理的巨额资产而言,这个礼堂只是九牛一毛。

  2002年礼堂彻底关闭,4年来,它被遗弃在繁华街市间,丑陋得像个怪物,但是老员工如杨师傅,却还一直守着这座楼,“28年来,每天24小时,一分钟也没离开过人,怕它着火。”

  红塔礼堂,音乐圣地的一线生机

  北京市文化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调研员常林介绍,目前北京的单位内部礼堂估计有上千个,但据去年的摸底调查看,只有4个在接待演出。建于50年代的红塔礼堂也叫计委礼堂,虽然不在其列,但却是西城区惟一还放电影的老礼堂。

  在经理杨荣欣眼里,红塔礼堂能存活到今也算个奇迹了。80年代以后,拆还是留,一直是困扰着礼堂的大问题。由于拆的声音非常强烈,礼堂十多年来,几乎没有投入,破旧程度可想而知,据说,到2000年时,人们必须用腿支着椅子,以免滑落。

  2004年,计委下定决心把这个机关活动中心留下来,礼堂这才从死气沉沉中复苏了。杨荣欣精心地给礼堂换了座椅,装修了墙面,更新了音响灯光设备。然而,和人民大会堂一样的皮面椅子,非但没有把这个礼堂带到过去,甚至让他觉得“现在到了最低迷的时刻”。

  这个冷清的礼堂,曾经是北京音响效果最好的场子。中美建交8个月前,邓小平邀请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小泽征尔亲自在多个舞台上用唱歌听回音的方法选场地,最后定了这里。为了对外报道时好听些,计委礼堂更名红塔礼堂。

  外国乐团纷至沓来,红塔礼堂由此一度成为爱乐者的圣地。据著名乐评人金兆钧回忆,日后活跃在流行音乐圈子里的一批主力,当时也正是红塔礼堂的忠实观众。

  现在,虽经装修,但已没有演出团体能看上红塔礼堂,更别说高水准的外国乐团了。一个礼拜两次会议加电影包场的收益,只能说,红塔礼堂还没被饿死。

  另一方面,常林研究员介绍,目前北京能使用的剧场有79个,但是,能适合专业水平演出的,经常使用的也就五六个,这造成剧场资源的稀缺,导致剧场的场租一直在上升,使演出团体几乎不能承受。

  一场在北京的演出项目,当天装台、当天演出,按观众满场计算,场租均摊到每张票为40元,如果需要提前一天装台,租金均摊到每张票70元,可以说,场租在北京已经达到了承受极限。

  北京文化基础设施规划课题组的意见是,如何利用城区的内部礼堂、文化宫给北京市的演出市场提供足够的市场容量,是整合剧场资源、开发剧场容量的核心工作。

  在这个背景下,6月25日,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透露,北京市将筛选可以对外开放的内部剧场进行修整,使它们在奥运期间承担上千场的演出任务。简而言之,政府有意通过财政拨款把礼堂变成剧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文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600,000


评论】【楼盘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房产新闻狂搜
关键字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