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房产新浪首页 > 房产 > 专题 > 图书连载:地造英雄 > 正文

《地造英雄》之黄如论:靠信念智慧勤劳取胜

http://house.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10:04 新浪房产

  世纪金源:大手笔源自实力

  速写黄如论:

  世纪金源集团总裁黄如论作为一个谜已经被议论了6年。

  但无论外界如何议论,不管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底下,黄如论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着——不参加媒体的任何活动,不对市场行情发表任何看法,甚至看不起那些动不动就张扬的人,率真、强硬的性格让你无法把他和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商业巨子”联系起来。

  总是强调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的黄如论,当北京楼市不断传来有的开发商为了赢得与世界知名零售商合作,不惜压低价格甚至赔本出租物业的时候,他却操着带有福建口音的普通话说:“我的mall不会低价租给外国企业,我不和他作赔本生意,我们谈不来!”;

  自称小学毕业,却把《易经》的理念融入世纪城的规划设计中;没有学过建筑,却审过了世纪城每一套住房的户型图纸,甚至亲手画了SHOPPINGMALL的图纸;从不相信咨询公司所谓的战略管理设计,愿意 “跟着感觉”走,事无巨细都喜欢自己作决策,然而他一手打造的世纪城却连续三年在北京楼市销售额高居榜首,仅2004年就上缴各类税费15.2亿元人民币。

  他评:

  黄如论胜在现金流,他的现金流就是他信用的保证――世纪城的供应商。

  人气:Google搜索

  出生:1951年

  擅长:建筑设计 

  喜好:易经研究 书法 

  职务:世纪金源集团总裁

  求大:源自信念和决心

  黄如论低调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离不开他的“大盘”、大手笔。他用5年时间,在北京西部打造了400万平方米的北京世纪城,创下了北京大盘之最;他用16个月就建成并成功开业了的68万平方米的世界第一大MALL,他以超常的速度开业北京世纪城门口18万平方米超五星级酒店世纪金源大饭店;他在重庆迅速布局占地300亩的大型购物中心、昆明占地达3680多亩的昆明世纪城…

  “大盘或手笔都不是我刻意的目标,在我,把事情做好是一种信念,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和认可。”黄如论如是说。

  在选取“世纪城” 地块时,四季青乡还是一片荒野,然而最终决定拿下这块地,黄如论看到的是远景。“这个地块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乱,没有道路,更谈不上市政基础设施,雨水管和污水管线都没有,空气里都有异味;地上到处都是农民私搭乱建并用来出租给外地人的违章建筑;第二是没有人敢开发,2000多亩处于上风上水、富有北京文化底蕴的土地因为脏乱差,从1992年到1999年,尽管政府费了很多心思,却没有一个开发商敢做。当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中华儿女向来不怕困难,越困难越能显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魅力,形成无形的品牌!这么大面积的项目,我要能做成,我就能一举成名,就能让北京人接受我!”

  正是本着这种不怕困难、别人不能做的我能做的信念支撑他迅速算了笔账,并最后拿下这块地开始气势非凡的“造城”运动。

  后来的开发过程中,一期就投入6个亿替政府修路也是这种信念的支撑。

  年轻时候在海外闯荡的经历,培养了黄如论这种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信念。

  建设68万平方米的金源shopping mall也是这种自我挑战的结果。他在菲律宾考察中发现了shopping mall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这种新型的购物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购物,还有休闲、娱乐。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shopping mall引到国内,做一个世界上最大的mall,让中国人也享受到这种现代的生活方式。这就是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由来。

  金源shopping mall在原来的设计当中,单体建筑面积是48万平方米,听到加拿大的一个shopping mall也是48万平方米,金源shopping mall只能与它并列世界第一时,黄如论改变了原来的设计,把单体建筑面积做到了55万平方米,成了真正世界上最大的shopping mall。

  在当时,为了完成这个投资达38亿元的大手笔,在世纪城近4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开发过程中都没有向银行贷款一分钱的世纪金源不得不向银行贷款10亿元。

  “奇迹”靠的智慧和勤劳

  世纪城有着太多的第一,第一个在北京进行大规模准现房销售的楼盘,第一个一天销售实现2.3个亿的北京楼盘等,连续三年销售额排在北京市商品房销售之首;

  有关世纪金源也有着太多的辉煌,世纪城卖火了;世纪金源大饭店火了;世纪金源地下娱乐城火了;在众人的议论中,shopping mall快速建完并开业……有人曾这样形容过黄如论:制造了一连串开发史上的奇迹,他做的项目不管是住宅还是酒店,不管是商业还是其他,几乎做一个成一个。

  黄如论说,“没有奇迹,是做事的智慧和勤劳所致。”

  外界对他做项目的“无限量”的资金猜测颇多,不知道他的资金“从哪来得”,甚至因此认为它有很深的政治背景。黄对此很反感,他说“资金的运作是一门科学,特别体现一个企业的智力,如果掌握了规律,一切都很容易解决”。

  黄如论坦言,他的资金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除了自有资金外,就是朋友借给的。在他看来,有了一定的启动资金后,并须采取“以快制胜”和“以点带面”的收活进行滚动开发,盘活资金。

  黄如论以世纪城的开发为例讲了资金运作的奥妙。世纪城一期分成3个区,最先开发的第一个区就像“爸爸”,他迅速形成销售额后,再去滚动开发第二个区——“长子——老大”,而后依次“哥哥”再带“弟弟”,“弟弟”再带“妹妹”进行“梯级开发”这样以来就把资金给盘活了。

  要实现这一方式,还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勤劳——“你得通过你的勤劳,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错,都能紧密衔接。”首先在产品设计上你得勤劳,户型不好,房子卖不出去,资金链就断了,这就是为什么他看过世纪城400万平方米的住宅每一个户型的初衷;其次在施工环节上,为什么世纪城每一期房子都能提前封顶,并开盘销售,黄认为和他总是下工地分不开。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整个策划和设计也都由他亲自操刀进行,精于老庄思想的黄如论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黄如论毫不夸张地说:他今天的成功,第一要感谢邓小平的政策;第二要感谢自己的勤劳和智慧。

  低调不是怕 “露富”是做人做事态度

  在京城楼市各种会议和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大腕”们熟悉的面孔;在京城媒体房地产周刊上,你也总能读到几个“大腕”分析市场、指点政策的文章,但很少能见到黄如论的面孔,很少能听到黄如论针对什么现象或政策发表了观点。

  黄如论凡事都强调“低调”不是为了怕“露富”,黄如论的做人很低调,不仅是体现在“不做太多的宣传”,更主要的还体现在做人做事的态度上:做事要先想到对方,不要总是想自己,越想自己越觉得不划算,也就是做事要讲求能做到双赢。

  黄如论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只能用勤劳来换取收获。我家祖上世代都务农。只有我一个人出来了。他们教育我,做农民也好,出人头地也好,一定要守住一个诚字。要以诚信待人,不骗、不哄、不诈、不欺、不害,记住这五点,做人就不会吃亏。”

  低调的做人做事风格体现在对企业的利润预期上便是:“北京的房地产企业2000多家,有很多是‘老革命’,已经做了十几年。我们就只能用自己的特点去赢得商机。别人没有做过的,我做。这点体现在企业对利润对追求则是:讲求循序渐进的,做生意要找准切入点,打牢根基。”

  其实,这一处事原则还和黄如论一直坚持对《易经》进行研究有关。留心的人也许已经发现,在世纪城的楼盘说明书上就有揉和了《易经》理论的文字,如“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风水理论,融会了自然科学,美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内容,讲求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生,以达到福禄寿喜的生活境界。印证世纪城在自然格局中的位置,负阴朝阳,背山傍水,加上风上水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就是一处无法多得的藏风聚气的宝地。”

  黄家祖先曾有人被宋代理学家朱熹招为婿,因此,黄如论非常注重对《易经》的研读。在平时的为人处世和投资决策以及经营管理中,会不知不觉受其影响。

  投资重点区域转向外地

  熟悉金源集团的人知道,他们的战略重心已经转移,目前重庆投资28亿,上海准备投资28亿,昆明投资将达80个亿。

  黄如论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关键要看能不能把握好机遇。“房地产在北京市场已经饱和了,再搞下去可能会走入低谷。这与国家的按揭政策有很大关系,再者,北京的房租很高。现在国家出台了经济适用房政策,这对原有房地产业的运营模式有一定的冲击。所以我在北京暂时不做房地产,而转向做酒店、做购物中心。”

  黄如论:“今后永远不败的项目是酒店。国外的企业来中国做生意要住酒店。中国已经是一个旅游国家,黄金周推动了国内的旅游消费,这些都是利好因素。搞大规模的购物中心,主要考虑国外的先进产品需要有销售场地。我要用先进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迎合他们的需要。”

  黄如论人认为,还可以进行资本运营,“我现在是北京市商业银行的第三大股东,这是个开始。以后还会收购不良资产,包装后,再卖出去。”

  从投资的区域看,黄如论认为,今后,目前房地产水平滞后的昆明将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向善:达则济天下

  从“2004年中国内地慈善企业家排行榜”上能看到,低调的黄如论位居榜首成为中国内地最慷慨的慈善企业家:他在过去一年中为教育事业和抗击非典一共捐赠了2.1亿元,其中1.8亿元用于修建福建江夏大学,非典期间共向北京市政府和海淀区捐赠1400万元现金。

  一向行事低调的黄如论却成为最慷慨的中国人?

  黄如论说:“我对上这次排行榜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就像我以前从不在乎是否上财富排行榜一样。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捐赠社会公益是我份内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经过这么些年的奋斗,现在事业有了成就,这一方面是政府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是与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分不开;另一方面是家乡福建的故土、文化和父老乡亲的滋润、养育、关爱的结果。因此,我理当回报社会,特别是回报养育我的故土和父老乡亲。”

  “小时候家里很穷,生活非常贫困艰苦,但父母和祖父母对我非常疼爱,周围许多亲戚朋友也给我的很多关照。当时我就有一个梦想,一定要努力打拼奋斗,用我自己的智慧、胆略和汗水来换取收获,回报生我养我的父母、抚育我长大的祖父祖母,和那些帮助过我、教诲过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人们。这些梦想和信念,化成了我今天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是我从事慈善与公益捐赠的最原始驱动力。”

  “最初的捐赠,是从资助亲戚、帮助黄姓宗族和支持家乡父老开始的,早期捐赠内容从扶贫济困到文化保护。后来捐赠对象和种类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地域上从福建故乡扩展到全国,主要是我的企业的所在地;二是捐赠对象超越了原来的族人和乡亲;三是捐赠的种类从扶贫济困转移到以教育为主,使许多儿童,特别是贫困学生有书读。因为我自己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早年辍学。”

  在他身上,“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的世纪城的房价上也可以见证他这一思想,一直以来北京的地产界都认为,他将““世纪城这块地块价值做低”。

  他的理论是这样的:“我知道他们的意思是我没有做房价高高在上的所谓的高档楼盘。他们不懂,为中等收入人群建房子,让他们能相对轻松地买到物美价廉的房子也是我的信念。固然把世纪城做成高档项目,也许利润会高一些,但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吃过很多苦,财富对我来说是身外之物,我更愿意让更多的中等收入家庭住上新房。”黄说到这儿的时候,眼睛里一片真诚。

  员工不是打工者是荣辱与共的奋斗伙伴

  “不要把学历看得太重,学历并不是绝对的因素;学历再高,如果没有正确的做人做事的思想,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是没有用处的”。黄如论的用人观也是以实出发。

  目前,金源集团已经发展到了40多家子公司约有员工7000多人。黄如论曾以《当领导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为题目,在金源集团的干部培训会上系统阐述了他的人才观:"我不管你们什么学历,你们的知识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也没有通过历史的见证。无论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国企业,担负重任的都是脚踏实地,真心实意的人"。

  黄如论忠告自己的员工,"人才本身就是一种相对模糊的概念,并没有一种明确的衡量标准。对企业而言,只有认同我们企业的核心理念,具有服从意识的人,才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尽职便是称职,管用便是有用!反之,文凭再高,理论再好,不能为我所用,不能派上用场,相对而言就是没用"。

  黄如论的儿子也在集团内工作,对于外人来看,最初的金源集团有点像一个家族企业,然而黄如论现在并不认为金源是一个家族企业,“我和我的家族资源是有限的,主要还是靠大家。现在的管理原则很简单,从精神上把员工当家人,再就是待遇上,让员工得到利益。不要认为他们是在为你打工,要看做我们荣辱与共的奋斗伙伴。”

  为了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使大家形成一条心,近几年来,黄把市值近两个亿的300多套房子送给员工。员工只要努力工作7年,房子的产权就归他。

  儿子:心中最软的一块肋骨

  倔强、要强的黄如论在慈善捐助时多次被媒体追踪,他也多次表示:“我的财富不留给子孙后代……”,但真正熟悉黄如论的人都知道,这位表面上对黄涛很严厉的总裁却是一个在内心深处对儿子满怀慈爱和希望的传统的父亲。

  黄涛读书的时候,身体有疾,打电话让父亲派车接他,结果被严厉的父亲拒绝。父亲的理由很简单,如此小疾,都战胜不了,将来怎么能做大事?

  他对儿子的教育是严厉的。他教育黄涛要谦虚谨慎,低调做人。

  1988年,在厦门大学学完企业管理课程后就到北京参与世纪城“造城”的黄涛禀承了父亲做人和做事的风格。虽身为中国知名民营企业的长子,但熟悉黄涛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既简单谦和又心智很高的年轻人。他生活俭朴,外出考察,从来坐得都是经济仓。

  他不事张扬,戴着一幅眼镜的脸上永远都是平静谦和的。他做事认真,世纪城每次的开盘现场都留下了他亲自协调的身影;他凡事都能为他人着想,记得2002年的一个初春,世纪城新的楼座开盘,晚上十一点多钟最后确认完第二天的放号工作已无漏洞的黄涛准备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才发现,售楼出外已经有近100多人在排队,当他了解到很多人为排队还没有顾得上吃晚饭的时候,黄涛当即让同事去附近的麦当劳购买了100多份套餐……准备除了兢兢业业工作之外,黄涛唯一的爱好就是去水锥子的图书批发市场买书、看书。

  像所有的父亲一样,黄如论希望儿子将来能够在事业上超过他。而正因为他自己是白手起家,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个世界的构成,于是黄如论有意一步步地锤炼着黄涛。他要把自己的“本事”悉数言传身教传递到儿子手中。现任世纪金源集团副总裁的黄涛很小时候就经常被叫去参加公司会议,但“不是决策者,也没有职务,没有资格发言”。

  22岁大学毕业后进入自家公司是从最基层干起的,四五年的基层锻炼使他熟悉了施工、装修、销售等房地产的各个环节。黄涛对目前自己职位的认识——既是机会也是进一步的锤炼——也说明这位老成持重的年轻人没有辜负父亲的心思。

  儿子永远是他心里最软的一块肋骨,他对儿子爱的方式也印证了他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手记:变得是财富不变得是人生

  相隔3年半记者两次面对面采访黄如论,三年中,变得是财富,不变的是他的低调、智慧和勤劳的做人做事的态度。

  第一次采访,2001年6月19日,采访的起因是四环路的通车给四环沿线的项目带来的便利。在世纪城一期三区内的办公楼内,当时也是世纪城一期的售楼处,而世界第一大MALL——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和规模在200多万平方米的世纪城三期还为拆迁。香山的金源商旅酒店还在地块谈判中。

  当时,黄如论断言:“四环路的贯通给世纪城、给西部地带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契机,四季青乡等西部地带将因此由城乡结合部跨入城市。 而到亚运村、首都机场、东部商务圈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同时也改变了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概念,涉外旅游、商务将成为西部发展的新契机。”

  第二次采访,2004年11月19日。采访地点和上次一样,却已经成为繁华的世纪金源大饭店。此时,不仅黄如论当初计划的超五星级酒店建成并成功运营了近2年;近400万平方米的世纪城已经接近封盘的尾声;香山金源商旅酒店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年;投资38个亿、68万平方米的世界第一大MALL——金源时代购物中心也已经开业;重庆的金源大饭店也已经开始投入使用;重庆60万平方米的金源时代购物广场已经封顶;昆明占地3680亩的昆明世纪城也已经开始建设并销售……而此时,官方的数据已经显示,370万平米地产大盘世纪城连续三年销售额排第一,销售额已超百亿。

  3年来他的率真、低调、智慧和勤劳的做人方式却依旧。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农名的儿子”,依然不忘踏实做事的处事原则;一身和2001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着装风格说明他依然还像过去一样,随时随地下工地;他还依然和过去一样不说话时一脸沉静,一说到激动处毅然挥着长长的胳膊……看得出,三年来,尽管岁月在变,黄如论的财富在变,但他的做事、做人的态度却没有变。

  关于财富与传闻

  中国人对很多成功人士尤其是富豪门总是充满关注,充满各种猜想,而这种猜想往往总是倾向于用不大见得光的原因来解释别人的成就。在变数较多的北京房地产市场是如何挺过一拨拨的风浪,做大而且屹立不倒,他和他的企业主要胜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没有投机之心:就像黄如论是自己总结的那样,生意就是生意,政治就是政治,“不和官员纠缠在一起"”,而是本着生意应当植根于市场的朴素的想法,非官场,否则就永远逃脱不了政治轮回,不生投机取巧之心,踏实做事。

  其次,资金来源不依赖银行贷款,不依赖股市融资。黄如论看到,与银行或股民的关系一个处理不好,资金链一断裂,就是企业倒霉甚至倒闭之时。过去已经有太多企业家栽在这些问题上。因此,他信奉自己把事做好,不求别人。

  第三,对市场独到的把握。黄如论瞄准中档房产市场,薄利多销,巧妙的抢到了北京房地产市场西部最大的一块蛋糕。

  以上三点,再加上黄如论的低调,才能于不经意间将企业做大做强,而这正像《周易》提倡的一个古老的道理:阴阳相生,否极泰来。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中国富豪或所谓的成功人士无论是高调者如那些行走在各种商场或会场的“会长”,还是低调者如在各类媒体都极少露面的黄如论,他们的身世和来由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除了想知道他们的发家历史之外,还下意识地关注他们在财富积累方面的合法性问题,以便为自己找到一个为什么不能成为富豪的心理理由。

  黄如论的声音至少表达了这样的意义:在这个经济体制急速转型的社会里,商业机会是大量存在的,没有什么先赋性的或后致性的因素在决定谁能或谁不能把握这样的机会。城里人能够成功,农民出身者也可以成功;高学历者能够成功,低文化程度者也可以成功;直接利用政治关系者能够成功,其他的做法也能够成功;现代规范管理者能够成功,传统方法管理者也能够成功。这就是一个转型社会在塑造富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多样性。

  你尽可以保持对现在富豪在道义上法理上的质疑,也可以保持对富豪发家史的探究兴趣,但在把那些富豪与自己作某种比照时,一定要注意你的比照目标:你要是寻找自己与他们之间在能力上的差别,那就不要仅仅着眼于经营管理上的问题;你要是寻找自己与他们之间在道德水平上的差别,那就不要仅仅考虑优点和缺点的问题;你要是在寻找自己与他们之间在运气上的差别的话,那就要注意:不要把成功统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把失败统统归结为外界环境的不理想。

  文/ 余美英

  黄如论观点:  

  论为人

  忍,就是糊涂,这不容易做到,我们糊涂一点,就能退一步。让他把十八般的武艺都打出来,不要人家只打了三招,你就不让人家打了,认为人家只懂得这么多,如此你就会懂得他有多少的斤两、多少的重量,这一切都掌握在你心中,从而能从容地后发先至。

  论做事

  一个人不要做后悔的事情,也不要让别人悔恨。做后悔的事是不成功的,让别人悔恨就没有市场。

  论处世

  人要学点"弯弯绕",学会曲径通远。要善于韬光养晦,深藏不露,捧得越高摔得越惨。多做事少说话,赚钱不要让满世界的人知道,对外要持节自守,谨言慎行,要懂得保障自己。

  论人才

  提拔干部的标准就是:霸气、果断、为人正派、做事有板有眼、举止大方、言语高雅又有冲劲。同时,这也是决定是否淘汰干部的标准之一。

  链接:

  1951年9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连江县马鼻镇辰山村。

  1966年,踏上商旅之路。

  1986年,赴菲律宾投资拓业。旋即以香港为中心,陆续将投资触角伸向新加坡、马来西亚、西班牙及祖国内地。

  1991年3月,回家乡福州投资建设。七年间,致力于福州旧城改造,投资开发了高级写字楼"国泰大厦"、高级公寓商场"金源花园"、现代化多功能商场写字楼"金源大广场"、高级写字楼"乌山大厦"、十幢高尚住宅小区"民安新村"、高尚住宅"晋安新村"、配套齐全典范小区三十七幢住宅群"金晖新村"、五星级大酒店"福州金源大饭店"。同时在南昌等地开发桃苑大厦、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海联大厦等项目,开发面积逾180万平方米。

  1999年,进京拓展事业,投资8亿元人民币开发16万平方米住宅小区"世纪嘉园";随后投资50多亿在海淀西三四环之间开发100万平方米的世纪城一、二期。

  2003年,开发270万平方米世纪城三期,建设世界最大的shopping mall;同时进军重庆开发五星级酒店及shopping mall

  2004年,进军昆明,投资80亿元人民币建设400万平方米昆明世纪城



评论】【楼盘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推 荐
2005新春购房指南
北京地产资信20强评选
自己在北京盖栋楼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经济适用房全攻略
世界建筑之旅活动评选
2004地产年终六人谈
中国房地产语文班
京城小户型购买指南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