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胡葆森:住宅产业化将是行业洗牌重要标志

http://bj.house.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9:22  中国房地产报

  过去几个月里,针对行业外部环境及走势的言论大量涌现,这中间到底有哪些言论真正值得倾听?

  与大众的观察不同,一些重量级企业的领导者有着自己的观察角度。他们或者是亲身参与到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或者是由于其本人的私交,了解到更多的“密室”消息。他们也很可能因为熟悉企业治理及扩张中的很多暗礁,甚至因此付出代价,所以,他们对其他企业的观察点评并不是空穴来风——这均构成了人们倾听他们言论的理由。

  本期我们邀请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就热点问题发言。在他的言论里,你可以看见他眼中好企业的素描特征,以及对住宅产业化趋势的判断。当然,作为省域化战略的践行者,他也通过点评一些全国化的地产企业,间接说明了为什么建业甘于在河南一隅默默做大。与胡葆森聊地产:

  战略导向+财务报表操控能力=好企业

  本报记者 张杰

  见习记者 吴颖 郑州报道

  “万科是建业的一个主要标杆。我们关注万科,是因为我们与万科一样都关注战略”

  中国房地产报:对未来的地产局势进行判断,不能不谈到几项重大的并购案。在万科增持南都、顺驰由港资重组发生几个月后,你个人的视角是什么样的?对当前政策密集出台、行政力量切入地产行业的态势,您又是如何观察的?

  胡葆森:我对政策以及市场调整的看法与媒体的角度不相同,比如说这次万科并购南都,我们作为局内人,过程知道得比较清楚。因为和王石、老周经常在一起,这个事情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并购谈判的过程等,像我和冯仑是知道得比较早的。

  而像顺驰的事情更是不出所料。2003年8月的时候,我刚刚和老孙一起参观顺驰回来,和老孙大概有一天的时间进行比较充分的交流,当时顺驰就已经有走出天津、向全国扩张的想法了。只是没有想到顺驰的步伐竟然有那么快,快到一下子就吸引了媒体的目光。于是《中国企业家》就顺驰的发展采访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了我。我记得当时我就说,媒体由于职业性质,都是习惯地对事件进行一些预测,但是实际上,业内人士看待这种事情,三年之内或成或败都会有个答案。果然,今年就出了这样的事情。

  中国房地产报:您觉得顺驰交易的这个价格如何?

  胡葆森:现在的市场,买方和卖方都清楚这个企业的价值,既然成交了,一定是双方都满意才能成交。不能像外界所说他是贱卖了还是贵卖了,我觉得应该是各得其所吧。就如万科和南都。

  中国房地产报:冯仑说周庆治退出地产开发,是一个完美的转身。您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胡葆森:记得也是有一年,在陈逸飞过世的时候记者打电话采访我,我说你不能拿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来衡量陈逸飞所做的企业。在他的标准里,他只是想丰富一下他自己的人身经历,寻找一下电影的经历,他没想把企业做到世界500强,做到麦肯锡所说的7S的标准,他的标准不一样。他无非是寻找一种感觉。

  而周庆治和万科的事情也是一样的,你根本不知道周的人生定位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他是如何从人生的角度来看地产这一段的。假如他是定位终身地产,那此次南都的事情就是他中途放弃了;假如他仅仅把地产作为人生、生命的一个驿站、一个过程的话,那么这个过程他已经完成了,心愿也达到了。

  所以我说,要看待一件事情,主要是看把这件事情放在一个多长的时间段上来看。不要从媒体单一的位置,一个惯常的角度去观察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情。

  中国房地产报:建业的榜样是谁?

  胡葆森:万科是建业的一个主要标杆。我们关注万科,是因为我们与万科一样都关注战略。中国截止到现在,还是机会导向型的企业比较多,特别是房地产这种不太成熟的行业,战略导向型企业还是非常少。万科从1994年就意识到了战略的作用,实际上,减法就是一种战略导向的结果。

  中国房地产报:您怎么看待其他一些全国化扩张的地产企业,如富力、合生以及中海等?

  胡葆森:不管是富力还是合生也好,实事求是的评价来说,以我在香港的经历,广东的商人趋利性都比较强,追逐利益的趋向性都比较明显。这是一种区域文化,并不是一个短期内的,或是在某个人身上的体现,这是这个区域的整体特征。所以,比如说富力、合生,其他的事情关心得很少,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企业。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这样的企业肯定是财富洼地,哪儿有钱就往哪儿去。当然,这没有什么错,人家也正常纳税,你也不能说他社会公民意识不强。只是相对来讲,北京地产商关心社会的事情更多一些。

  中海是一个底气比较足的企业,因为它有香港这方面的资产运作经验,又有很好的融资平台以及很好的工程管理的经验,它的优势比较多。我很看好这个企业,孔庆平是一个做事非常严谨的人。

  中国房地产报:有人说公司的性格是老板的主导意识太强,还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导向型,因此它未来成长的波动性会更大。您怎么看?

  胡葆森:假如说老板确实是很强,他的主导意识对企业反而是有好处的。假如你刻意地培养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而这些经理人犯了很多错误的时候,那还不如老板主导意识强些,对企业发展更好一些。不要在形式上去追求这些东西。

  中国房地产报:那么,老板导向在建业的公司治理上有反映么?

  胡葆森:建业的战略特征是在一个区域内的多项目运作。现在有20个项目,在几年后还会增加。我们的这个战略要求我们有一个庞大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所以我们对人才的培养和万科差不多,需要一个团队,而不是突出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

  中国房地产报:建业管理层中的本地人及外地人结构是什么样?

  胡葆森:公司高层还是以本地人为主,但是像我们的投融资,主要是在香港,这大部分是由外地人来做。

  “稳定的增长是设计出来的,也是计划出来的。这不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一个好的成熟的企业,这一切都在它的控制之中”

  中国房地产报:省域化的发展战略可以促使公司将精力集中到一个集中的区域,但是这么做也许会有一些风险,比如,风险过度集中,对一地一城的宏观经济环境趋于依赖。另外,假如该区域内的一些城市购买力有待培养的话,地产企业的资金回报并不像在大城市那样高,您如何看待省域化战略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胡葆森:我们现在对投资回报率是有一定要求的,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城市,我们是不会进入的。

  另外,从2002年到现在,这几年主要是一个布局阶段,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不一样的。在布局阶段,要求的是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客户群体的忠诚度。现在是基本完成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暂时容忍部分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达不到要求。

  从明年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利润为主。当战略布局基本完成,职业经理人也相应成熟,融资平台也相应提高了,很多条件都比较充分了,就应该是上市了,对于上市公司的要求就是利润。这也正好契合了上市的节奏,也正好契合了企业发展推进的节奏。

  中国房地产报:建业的产品线是怎么样的?

  胡葆森:大概是三类,一是城市高端的,如森林半岛系列;二是中端的,如城市花园——绿色家园系列;三是像置地广场这样的综合体。

  中国房地产报:您怎么看待二三线城市的CBD抱负,比如郑东新区?

  胡葆森:造城的过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当时以我的预测,也是在我走南闯北的过程中对城市发展的一种观察来判断,郑东新区3年能出一个形象,5年能成一个规模,10年能形成一个氛围,20年才能形成一个基本的城市。这是我对郑州新区的一个基本的判断。截至到现在,按我的判断,也仅仅是出了一个形象而已,规模谈不上。估计还需要2年的时间,能出来一个规模。

  中国房地产报:前景和风险呢?

  胡葆森:关键是要量力而行。不能量力而行的时候,即使你是一个神,一个战胜者,但是回归弱者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压力,会超过你的负荷能力。说白了,我们不出河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是不想出,而是应从自身能力出发定位。在这个阶段,没有出省的计划。另外还要做一些具体的城市分析,比如说苏州,它有那样的实力;而江浙地区,它有那样的财力。

  中国房地产报:如何评价您在中城联盟第三任主席职位上的工作重点?一般认为是,作为首位主席,王石通过个人魅力,确立了中城联盟在行业组织内的地位。作为第二任主席,冯仑主要致力于提高整个行业的舆论地位,为地产行业频频遭受的非议辩护。

  胡葆森:我的个人魅力不够,只能多做些实事。由于第一任、第二任我都是组织部长,一是梳理和巩固了会员之间的关系,清理了一些不良队伍,在我在任期间把中房联盟的成员单位基本固定下来了。

  二是去年“国八条”的时候,我写了一个公开信,在建设部和业界产生了一个比较积极的影响。那时候的“国八条”和现在的“国六条”还不一样,那个时候对人们的冲击力更大一些。大家对政策调整的思想准备不足,业界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些迷茫。那个信在那个时候发出来,也起到了一些正面引导的作用,以一个比较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在建设部的内参上也有刊登,这也是房地产发展商群体的一个声音。

  三是把中城投资的原先12个股东发展到20多家了。

  中国房地产报:您对于出售建业的股份是什么态度?

  胡葆森:态度是比较豁然的,非常积极地出售股份。因为你的盘子小,你的目的是要把盘子做大,做大的时候你必须出让股份,比如说扩股。

  中国房地产报:在如今的外部环境下,具有投资价值的地产公司都具有哪些特征?

  胡葆森:去年,我和斯坦福投资基金的亚洲区总经理张震说,中国现在5万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最后能进入你的投资视野的不会超过100多家,而你肯拿钱投给它的不会超过10家。现在果然如此。

  我们这个行当本来就不过15年的历史,真正成熟的企业没有多少。从我近年的研究表明,地产公司的业务规模、经济利益要持续稳定地增长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要有两个前提:一是足够的土地储备和足够的项目准备,二是与这个土地储备和项目储备相匹配的高水平、多项目操控能力。持续和稳定的增长是计划和设计出来的,所以说投资者首先要看你3年的报表和对未来3年的预测,这一下子就是看你6年。

  稳定的增长是设计出来的,也是计划出来的。这不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一个好的成熟的企业,这一切都在它的控制之中。

  比如说万科,它为什么今年有50%的增长?就因为它去年就流转回来了很多钱。它可以控制它的财务报表,让这些钱进入上一个还是下一个会计年度,从而使自己可以根据市场状态、上市公司业绩要求以及战略规划,在财务报表上控制自己的增长幅度。而拥有这样能力的企业,在国内不超过5家。这一点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少数几家地产公司能到香港去上市,目前我们还没有这样的能力,估计还要有2年的时间。

  机会导向型企业是比较多,但是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也不可跨越的。把那些真心英雄留下,把那些假英雄淘汰掉。这个过程还是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真正关注战略和发展的企业,不会过多地埋怨环境,也不会过多地埋怨政府,你只能去适应环境”

  中国房地产报:今年以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施了非常严厉的调控政策。对此,您怎么看待?

  胡葆森:这说明政府也在成熟的过程中。真正关注战略和发展的企业,不会过多地埋怨环境,也不会过多地埋怨政府,你只能去适应环境。说话很多的人,更多是招来了对这个行业的怨恨,以及更严格的政策。而如何在一个这样大的社会环境下去发展,如何考虑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的交织,如何去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策略。这个方面很多公司还是思考得太少。

  中国房地产报:谈一谈住宅产业化,它对行业洗牌的作用有宣称的那么大吗?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

  胡葆森:太重要了。这是未来3~5年,甚至是5年之后决定行业洗牌的重要标志。

  决定这个行业成败的,今后就只有两点,也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一是产品,二是服务。地产也是一样,而现在导致地产产品质量的原因就是产业化程度太低,很多东西都是在现场制作的。假如真的想要提高其质量,只能提高其产业化率。

  现在的误差都是按厘米计算的,或者3~4毫米,等到5~10年实现产业化后的误差就是在1毫米或者微米之间,那么存在的漏水等经常遇到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个时候的产品质量问题也就解决了,这是惟一的一个途径。此外,产业化能加快建设速度,产业化率越高,你的制造周期就会缩短,而你的投资周期也会相应缩短。

  而这会给这个产业带来一场革命。投资周期现在是以年计算,以后就是以月计算。从目前来看,现在是一个起步阶段,产业化率是有直观的。2004年是17%,我估计5年之后会提高到35%~40%,但可能速度更快。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只能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点击进入本刊更多内容:(中国房地产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