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房产新浪首页 > 房产 > 地产新闻 > 正文

东莞:小地方 大生意

http://house.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14:41 新浪房产

  在东莞汽车总站波浪型的宽大候车厅候车,每隔一两分钟,广播里就在叫“XX线要发车了,请乘客加紧上车”。星期天的正午时分,像浪潮一样涌来的人群,坐上高高的空调大巴,沿着蜘蛛网般密布的公交线,渗透到东莞的各个城镇。

  广深高速公路贴着东莞的小腹迅速滑了过去。许多广州人和深圳人千百次地经过这条公路,很多人却一次也不曾顺着“麻涌镇”、“厚街镇”、“虎门镇”的路牌往分道口下去
过。下去就是东莞。但人们往往找不到它。只能找到它的32个镇,像单体城市一样发达的镇,其繁荣的速度超过了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失去了控制。各个镇明星似地创下自己的招牌,建起了自己的CBD、步行街、文化广场、别墅区、国际会展品牌、时代广场和凯旋门,名气甚至大过了城市之名。东莞现在已经以 13家五星级酒店把广州和深圳甩在后面。一个城市中心该有的,各明星镇基本上都有了。

  初到东莞的人常感叹“到了东莞,找不着城市中心在哪里”。总之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令东莞城镇界线不分明,没有突出的城市中心区,典型的“有镇无市”。

  东莞开始有了更多的城市意象,只是三五年间的事,这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年100亿、五年500亿、五年见新城”的造城时间表,从 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东莞启动了八大工程,50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框架搭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请来国内建筑大师操刀图纸,市域道路网架全面升级,标志性建筑群加紧赶工。如今,“五年见新城”中的新城已经浮出水面。

  在新近出台的《东莞市2005—2015年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送审稿)》里。对东莞市商业网点的总体布局,决定建立四级商业功能区为主体架构,以特色商业街、市场、会展中心、物流基地和星级酒店作为补充,构建成多中心、多层次、均衡分布的组团式布局。并对各区镇进行了明确的定位。

  显然,东莞城市化的发展,就是要把原来东莞“满天星斗缺明月”的城市格局,变成一个众星捧月,向中心城区聚集的城市带。“大加工厂”也好,“经济发达的文化沙漠”也罢,这些名字可能都将以过去式的形式与“东莞”联系在一起。东莞要经营城市了,一切以城市的名义。

  不做驿站

  “生活在别处”这句名言被昆德拉当作一本小说的书名。其实,它更是暂住东莞的所有外来人口的内心感受,他们的实现梦想的过程在东莞,终点却似乎与东莞无关。

  刘永年是1998年毕于清华大学的硕士,毕业后就来到东莞工作,7年内转战三个外资IT企业。按理说到这的年头也不短了,刘永年和家人还是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老婆和孩子都留在了北京。谈到为什么不把家人也接到东莞来时,刘永年感慨地说:“到东莞来工作,是因为这有很好的发展,有更多发挥自己专长的空间。但是考虑到以后,尤其是孩子将来的成长,东莞并不是个合适的地方。”

  黄海涛是东莞三元盈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经理,虽然他目前在负责东莞“华南Mall”项目的营销策划,长时间在东莞工作,但他的家还是在深圳。象黄海涛这样的高级经理人还有很多,他们挣钱的地点选择了东莞,但居住与生活还是选择了广州或者深圳。

  东莞给人的印象是“经济发达的文化沙漠”,许多人才都视东莞为自己人生的一个驿站,而自己只不过是东莞的一个匆匆过客罢了。各类人才只把这里当作成长的驿站。他们来东莞的理由有很多,但选择离开东莞则都会提到跟刘永年黄海涛一样的理由:“这是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与其说它是城市,到不如说它是个大工厂来得形象。”

  建国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从此,东莞人获得了一个自由的发展机会,并趁势迈上了经济快车道。在没有大佛山整合之前,东莞人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广东省第三大城市。

  然而,作为一座城市,东莞太年轻了,缺乏深沉的历史积淀。面对苏州等城市的竞争,东莞在其繁荣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危机。东莞如同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少年,快速成长暴露了他的营养不足与思想的苍白。

  在东莞600多万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13.84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00.42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383.00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112.77万人,文肓人口8.47万人。每10万人中大学以上者仅为2147人,较全广东省平均尚少1400 余人,硕士和工程师以上学位职称者只占人才总数千分之三,占东莞劳动力总数十万分之八。正因为这样,东莞的人口素质与人才结构实在令人沮丧,东莞还没有一种深刻的魅力,足以让那些人才和可能的移民产生认同与归属感。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成了东莞的心病,而且也关系到东莞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东莞对境外资本的依赖,某种程度上说,东莞也是资本的驿站。东莞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47海里水路至香港,48海里水路到澳门,两个小时的车程内可到达周围四个国际机场中的任意一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是,东莞依此发展起来的外向型经济,其制造业大多数依靠境外资本,一旦出现国际经济或政治风波,大量外资迅速撤走,东莞可能会立刻变成一座空城。

  “东莞模式”之嬗变

  东莞的“莞”字,中国人十有八九都难以正确发音,一般都是认字认半边,把“莞”字读作“完”。反正东莞之地在地球上一直都没有什么名气,反倒是其辖地虎门,是先于东莞而为人所知的。因为160多年前林则徐搞了个“虎门销烟”,把“虎门”这个不起眼的镇名深深地烙在了中国近代史上。

  1978年11月的一天,东莞太平手袋厂在虎门正式开工,是东莞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也是全国的第一家。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东莞各村镇利用原有的祠堂、饭堂、会堂做工场,承接各种“三来一补”业务,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随后的时间里,东莞的“加工贸易”逐步升级发展,20多年来,东莞已初步建立起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和相应的架构体系,形成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但“制造毕竟是整个产业链条中较为低端的环节,东莞以吸纳外部资金发展起来”,广东省社科院院长梁桂全指出:仅靠“筑巢引凤”、“三来一补”终究难以跳升到产业的最前端。况且外来资本的一收一放都对其所投资的生产制造基地影响很大,亚洲金融危机就曾给贸易出口导向的国家以深刻教训。在很早就有专家在质疑东莞“技术在外,资本在外,市场在外,只有生产在内”通过规模生产这样的模式是否脆弱和经不起冲击。

  如何解决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这是一道摆在东莞领导人面前的旷世难题。

  “东莞的优势源于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其劣势也恰恰是这种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在已经获得很强经济实力支撑的基础上,东莞需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努力解决阻碍持续发展的种种问题,包括资源环境矛盾、人才和科技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倪鹏飞分析认为。由倪鹏飞牵头组织近百名专家推出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东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从2002年的排名第二位已经下降到了现在的第二十一位。

  推动结构升级已经成为东莞的当务之急。倪鹏飞指出,东莞这种仅仅依靠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受到国内和国际上更多地区的挑战,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是东莞所不能回避的道路。

  2002年4月,东莞市邀请清华大学的专家为东莞设计整体城市形象,提出了“千年莞邑、IT新都”的城市总体风貌定位。IT业成为东莞市名副其实的龙头产业,也是招商引资的重点。

  据不完全统计,1994以来,东莞IT产业年均增长38.2%。如今,在这块仅有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密麻麻地驻扎着3000多家IT企业, IT业产值已达800亿元,超过东莞工业总产值的50%,电脑产品出口也近东莞出口额的一半。

  “鼓励外资企业更多地引进研发机构,促进加工制造由OEM(贴牌生产加工)更多地进入ODM(按订单要求设计生产)”已正式写入东莞产业结构升级的计划中。该目标意味着,东莞要脱胎换骨,而松山湖是其脱胎换骨的造血基地。东莞正在着力打造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被东莞政府寄希望为“造血基地”。据统计,目前松山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已经超过80亿元。

  连

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进驻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门槛”很高。科技含量,是松山湖最讲究的东西之一。进园的企业,有“3把尺”,产业方向、科技含量、投资额。“我们把IT、装备制造、生物制药作为东莞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人士介绍,“东莞在研发、设计这一块特别欠缺,我们希望补齐产业链。”

  制造业名城的造城运动

  谈起松山湖,每个东莞人都是一脸兴奋。作为东莞市头号地产商光大企业集团的项目总监黄健,谈起松山湖也是激动不已:“我看过中国很多湖滨城市,青海湖、西湖等,还是觉得松山湖最美,8平方公里的原生态淡水湖,气候四季如春。”光大地产在松山湖即将开一个高端

别墅项目。

  要建设现代化的中心城市首先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中心。作为打“城市牌”的一记重拳,松山湖成了东莞圆梦的地方。在松山湖这块位于东莞中部的仅有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建立起一个综合性的生态型高科技园区。尽管是以“开发区”的立项,但并不影响其与莞城、同沙构成“三位一体”的主城区发展轴,形成面积近200平方公里的东莞城市核心区,松山湖园区内规划有30万人口,也就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东莞新城。现在,广东医学院新校区已建设完成。美玲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光正医药有限公司、依柏斯动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粤宝数码光盘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入园落户,金威啤酒不久前的进驻更为松山湖的产业结构注入新的活力。园区至今累计合同引进资金20亿美元,建成后每平方公里的投资额将超过10亿美元。

  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分校区已存在1年多了,这所单校的大学城远比广州大学城的单校要大数倍,属于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区一部分。银灰调性的现代建筑丛中,学生宿舍的木质百叶窗在阳光中折射出黄金般的光芒。不远处,管委会的建筑工地则有类似于悉尼歌剧院的建筑造型——这里潜伏着东莞的向往。

  东莞市市委书记佟星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为经济中心、创新基地、创业乐园、生态文化新城。按照东莞市政府的设想,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的松山湖科技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区,而是一个集科技、产业、生态、人文为一体的新园区。东莞市政府已投入50亿人民币用于松山湖的开发建设。

  中国

城市规划设计总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朱荣远是总体规划的主设计师,据他介绍,园区将分为行政商务区、科技教育区、文化区、旅游度假区、商住区、工业及现代物流区六大功能区。这里将重点发展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档产业,其所发散的研发功能、智力功能、商务功能、居住功能、文化功能等,均以全市各镇区为服务对象,提供各镇产业升级所需的多方面配套服务。“这里将成为东莞真正意义上的市中心。”

  在规划之初,朱荣远找来了30多位当代知名的建筑设计师每人给园区设计了一件作品,包括厂房、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现在大部分已经投入使用。“设计肯定有好有坏,但这样做,就是真实反映了现在中国建筑设计师目前的水平,将这个阶段定格在松山湖,对于中国建筑界来说,应该是极具纪念意义的。”朱荣远说:“对于松山湖来说,这些建筑比起中国所有开发区里千篇一律的建筑形式,一定都是更美观、实用的。”

  多年来,“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的模式使东莞虽然有着“小、散、乱”的众多企业群,却没有一个能和华东的大型园区相对抗。很多媒体把松山湖的建设称为“东莞再造”,“这不仅是出于产业升级的考虑,更是加速城市化建设的重要一步。有了松山湖的东莞将更像一个城市,一个现代化的制造业名城,将不再把心悬得老高地依赖于‘三来一补’,也不会因为外资的时移时扩而大呼小叫,更无须日日担心‘三高’人才来而不留。”朱荣远感慨。

  无论如何,对于东莞人来说,松山湖是独一无二的。东莞政府正在为未来的松山湖与硅谷、128公路、班加罗尔、新竹、中关村等名字联系在一起而努力,希望东莞将和“国际制造业名城”一同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作者程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楼盘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房 产 狂 搜
关键字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