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房产新浪首页 > 房产 > 地产新闻 > 正文

常识学者易宪容

http://house.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20:29 中国房地产报

  本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常识学者易宪容他被描绘成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一个

开发商最恐惧的人、老百姓房价心声的代言者;以及一个缺乏严谨学术精神、忙于草率下结论的名利的觊觎者

  当你处于一个漩涡的时候,通常下一步的本能动作是什么?

  “我没有处于什么漩涡,我从未感到自己处于漩涡中,那些都是旁观者认为的,然后用在我身上,我没有感受到,自然就谈不上下一步会怎么样,我的生活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作为一个被猎奇心理烧烤得足够兴奋的记者来说,我对这个身材魁梧,头发蓬松,言辞显得异常圆滑的中年人的回答当然感到失望和怀疑——此时此刻,不谈房地产问题已经成为他接受媒体采访的一个先决条件,而先前,他是房地产媒体的宠儿,这意味着,记者总能够在任意的时间里找到他,他的手机不会被转到秘书台——这通常是很多媒体人的噩梦,人们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听到他就行业问题的发言,而且这种发言总是不会令人太失望。

  在1989年到1993年这段时间,30多岁的易宪容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在写出《谨防房地产要挟整个国内经济》这样富有争议文章之后,成为他常挂在嘴边的“民众”在房价问题的代言人。那个时候,他供职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职称是不高不低的讲师,每个月拿几百块钱的工资,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向往。

  1991年,讲师易宪容给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发了一封贺电,祝贺后者成为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易宪容的描述里,科斯是自己的老师,以及一个很绅士的英国学者,理解问题深刻,角度独特。上个世纪80年代末,易宪容在一次大会上和科斯见过面后,通过书信和科斯建立了联系,他们前后共通了20余封信,但是易宪容真正对科斯本人表达敬意是在几年之后,1998年,他撰写了《科斯评传》,据称,这是国内第一本与科斯有关的传记。

  2002年前后中国经济学界的风云人物张五常也被认为是易宪容的老师,在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担任研究员的两年间,易宪容从师张五常,并翻译了张的多部著作,诸如《佃农理论》、《经济解释》等,易本人比较推崇的是张五常的《卖橘者言》,在他的口中,争议人物张五常是华人经济学家里最有才华的一个,他不仅最早把制度经济学用中文形式介绍给国内,而且还推动了散文式的经济评论中文写作。

  在本报记者的大学时代,张五常成为一个学术明星,去全国各地的知名高校做报告,读他的书成为一个象征,然而不久之后,他便遭遇从人身到学术广泛的指责,他有没有成为易宪容的前车之鉴?

  “张五常的学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遭受别人的指责也很正常,我不在乎别人怎么指责我,我仅仅是说出自己的看法,重要的是我在讲什么东西。”

  制度经济学对这个江西方言过分浓厚的博士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他开始在媒体上发表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评论文章时,他创造了一天之内有七篇文章在不同媒体发表的记录。他的文章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制度的缺陷或者供给不足对交易双方利益的伤害,他大量地使用利益集团、博弈、抢夺式经济等字眼。总之,他表达的欲望似乎变得更加强烈,而很显然,这种表达正在超越他的传统研究领域——金融政策趋势。

  他是一个入世的学者吗?看起来是的。不过他似乎选择了一种容易受到指责的方式来进行判断——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而不是经济学家更安身立命的数据。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一个正在被演绎出传奇色彩的说法:2002年一个晚上,易宪容驾车沿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转悠,发现到处是工地,到处灯火通明,整个城市像一个大工地,他就此认为房地产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哪有像这样搞建设的?西方城市化过程中也没有出现过。人家几百年才发展成今天这样子,我们几年的时间就冒出来这么多房子。”

  然而易本人并未把此事娱乐化,在他看来,富有揭示意义的现象比一些数据更具说服力。“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常识去思考问题。”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易宪容 相关网页约261,000篇。


评论】【楼盘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房 产 狂 搜
关键字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