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房产新浪首页 > 房产 > 专题 > 家饰博览会 > 正文

设计师访谈:铿锵五人做客新浪聊生存空间(图)

http://house.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17:16 新浪房产
设计师访谈:铿锵五人做客新浪聊生存空间(图)

归国设计师潘岩
点击查看更多家装图片

设计师访谈:铿锵五人做客新浪聊生存空间(图)

聊天现场归国设计师潘岩(右)主持人孙华莹(左)

  陈海亮,1973年出生于海南,2006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校,AA School 2004年获得Alvin Boyarsky奖学金。2002年获得Nicholas Boas 旅游奖学金,旅居于罗马英国学校British School at Rome (BSR) ;并于来年在伦敦建筑联盟学校举行此行研究罗马教堂的光的渗透摄影个展。曾在伦敦著名的威尔金斯艾尔(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 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是广州双塔国际竞赛一等奖的主要设计人之一。陈海亮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后,便进修于东南大学建筑系。之后,跟从华南理工大学的前院长陈开庆及其夫人从事体育建筑的工作,参与了早期的广州奥林匹克体育馆及体育场的国际竞赛工作。现在在英国伦敦的HOK Sports参与伦敦2012年奥林匹克村的规划工作。

  范铁,英国皇家建协注册建筑师, 现任伦敦Foster and Partners建筑师事务所Associate。1999至2003年曾任职于爱丁堡RMJM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此外,曾多次被邀请于国内外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担任演讲嘉宾,2005年应邀担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系客座讲师。自1999年至今,参与了多个国际关注的重点项目,并在这些项目中负责了重点部分的设计和施工,包括苏格兰福科克千年轮(2000),苏格兰新议会大楼(2001-03),迪拜棕榈岛中心区城市设计(2003)和北京新国际机场航站楼(2003-04)。设计作品曾获各种奖项。发表的学术文章刊登于多家科技核心刊物。

  HC2O,是由四位华人设计师于伦敦创立的设计合作团队。四位成员分别来自于深圳,台北和多伦多,在共同就读伦敦建筑联盟学院设计研究实验室(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Design Research Laboratory, 简称AADRL)研究生课程前,黄晓江毕业于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钟裕华毕业于于台湾淡江大学建筑系,陈巧明毕业于台湾实践大学空间设计系,欧修铭毕业于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建筑系。象许多当代设计团体一样,HC2O源自四位成员的姓名: “H”uang(黄),“C”hung(钟),“C”hen(陈),“O”u(欧)。看似一种分子化合物的团队名称“HC2O”不仅是个标签,而且暗示了成员间的合作设计模式。自2001年成立以来,HC2O 一直致力于设计研究,并把设计研究成果运用到设计实践和教学实践中。

  潘岩,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英国伦敦UCL大学,Bartlett建筑设计硕 士学位。师从世界建筑大师、著名建筑理论家、建筑电讯派创始人彼得·库克教授。 之后在英国伦敦著名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工作。广泛参与包括高层,豪华酒店,私宅在内的工程。并以独立身份与国际建筑师合作,参与雅典旧机场改造竞 标,沙特阿拉伯迪拜高层建筑竞标。独立承担西昌彝族奴隶制博物馆改造竞标。发 表的学术文章刊登于多家主流核心刊物。

  9月1日15:00新浪家居频道特地邀请著名建筑师潘岩,并以电话方式联系陈海亮、范铁、李桦、HC2O设计合作团队成员黄晓江先生一起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同大家聊聊中国人生存空间和国内外建筑设计差异问题。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 孙华莹: 今天很高兴新浪家居频道特地邀请到著名建设设计师陈海亮,范铁,潘岩,吴磊,和HC20设计团队成员黄晓江,以及李桦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同大家聊聊中国人生存空间和国内外建设设计的差异问题,首先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范铁:我现在在伦敦 Foster and Partners 设计师事务所工作,做一些国内的项目,比如北京新国际机场,经常在国内参加一些设计比赛,主要是有关生活空间和住宅方面的。我在国内学习了五年然后出国

留学,在英国拿了硕士,这就是我大致的经历。

  陈海亮:我之前是广州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在到英国重新学了建筑,在伦敦学了五年。

设计师访谈:铿锵五人做客新浪聊生存空间(图)
著名建筑设计师陈海亮

  主持人 孙华莹:您这边负责一些什么样的作品呢?

  陈海亮:主要是广州双塔国际竟赛一等奖的主要设计人之一。

  黄晓江:我是在2000年在深大建筑系毕业的,是本科学位,之后在深大设计院工作一年,之后到伦敦AA学校念了一个研究生,之后一直在英国工作,直到现在。在英国的工作经验,基本上是住宅,商业建筑,还有很多的其他工程,例如医院啊,学校。我们这个团队叫HC20,现在还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团队,我们在工作之余做一些研究。我们其中一本研究的书已经出版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名字叫《互动环境设计与研究》。

  李桦:我曾经在重庆建筑大学,以前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建筑,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到深圳从事室内研究建筑实践有八年了,01年我到伦敦开始在AA学校做我的博士研究,一直到现在,我博士研究的方向是关于当代建筑方向和城市,我的兴趣是如何看西方建筑在中国的城市和建筑环境中进行转译和转变的。

  潘岩:我是潘岩,我和李桦毕业于一所学校,都是重庆建筑大学,后来被并入重庆大学了,本科毕业之后去了伦敦的UCL大学,我的导师是著名建筑理论家彼德·库克先生,然后在英国 Foster and Partners 建筑师事务所工作,我当时从事的项目主要是酒店和一些超高层的项目,之后回国,参加了一些独立的竞标项目。

  ( 吴磊先生因为有事,未能参加谈话,向各位网友朋友们问好!)

  主持人 孙华莹:感谢各位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聊天的有四位在国外,是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同所有的网友进行互动聊天的,首先就中国人生存空间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各位感觉中国人生存空间和其他人的生存空间有什么区别吗?

  李桦:我觉得这个话题不光是我个人,我想每个建筑师,还有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们设计师的看法或者想法,主持人说得很好,我们谈中国人的生存空间,不管是生存空间还是生活空间,我们指的不仅仅是家居的空间,而是在城市里如何使用空间,包括家居空间,如何在城市里把我们的生活容纳进去,所以我想这个话题,不仅仅只是家居空间,而是我们城市里的生活空间。

  从中国自己的发展的过程来说,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一个变化,可以说我个人认为,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前,中国人是没有太多的所谓的都市生活的,从八十以后到现在,慢慢随着商业化,随着开放,随着各种新的物质生活的引入,包括生活类型。包括我们说的像商场等等这种,比如超市各种建筑类型的引入,不仅仅只是一个建筑的客体,而且是一个社会的方式。其实我们真正的都市生活,至少在当代大概是从80开始的,然后到90年代,到现在。

  再看我们家居空间的话,实际上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之前我们的家居概念就是“住得下,分得开”,现在我们对家居生活有了一个更多的要求,同时我们也看出家居生活的类型也发生了改变,现在有高层,有多层,有别墅。作为普通的生活空间,我们到底要什么?不仅仅只是我们的家居空间,同时是一个城市的空间,比如说我们的电影院,我们的各种环境,到底我们想要什么,我想其他的几位都能对这个话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我先说到这儿。

  潘岩:我们中国人的生活空间,我觉得很难给出一个定义,可能是这片土地上就是生活的空间,也可能定义成这样。尤其我在国外的时候,我看国内的一些影视作品,非常明显的,我不用看里面的人,只要看一眼环境和氛围就知道一定是中国。我一直很想搞一个这样的研究,真正弄清楚,真正是哪些因素,哪些元素构成这样的中国的空间,我回国以后,我感觉非常有意思,我很喜欢去家具市场跑,因为家具市场很有意思,有一些国内的灯具店做得非常不错,生产水平非常高,但是都是拷贝自欧美各个时代的作品。所以可以看到从19世纪一直到20世纪初,全都在一起,到60年代未来主义都放在一块。你在国外你发现,如果这些人喜欢这个时代的风格,他不会去选其他的风格跟这个配。但是国内一打开国门,全都进来了,全都是乱的,同时展现在人的面前,我进灯具店我告诉他们,这个灯是60年代的,这个是什么时代的,他们很奇怪,这是中国很独特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他们这些都是同时接受,而不是抗拒,基本是接受的态度。这杂乱感构成了中国整个建筑图景或者中国生活图景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范铁:在生活空间生存空间方面,我还比较关注的是对个人的空间来讲,我们从建筑来讲就是提供一个适应性,适合大众的特性,这是与国外区别的一个感觉。国外的空间比较尊重人的个性,国内的住宅市场这几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现在国内市场在某些个别市场上,比国外走得更前卫,在前卫方面,国内也是做得很好的。比如做一些大的概念性的楼盘,这方面国内走得比国外甚至还快。这个也是在国内,一些有特点有概念的生活空间的一个好的方面。

  在交流空间方面,如何把个性放在家里面,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交流空间,因为我们在都市,尤其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在都市里面生活,他们寻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环境,还注重交流,比如人与人的交流,人与周围信息的交流。建筑环境是我们帮助实现自己生活梦想的一种工具,所以我在设计空间的时候,对这方面考虑得比较多。而且这方面做了持续大概有五六年的研究,我的作品在参加华人设计的一些大奖。

  黄晓江:我想说的是,当我们提到生活空间的时候,生存空间的时候,我在想,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社会的空间,以前我在和李桦讨论的时候,李桦曾经住在一个大院,可能是一个公司,一个大的企业,一个大院,所有的生活起居饮食都同在一个围墙里面完成。当时的邻里关系是,大家都互相认识,大街上走的时候都是熟人。因为我是在深圳长大的,我就是深圳人,在深圳的感觉是,大部分的人都不认识大家,而且深圳没有什么旧房子,也没有什么大院,都是新式的公寓楼和高层。在我感觉那种邻里关系已经不再存在了。

  我在英国生活六年,我反而觉得在英国这种比较亲密,比较紧密的邻里关系还是存在的,就好象以前的大院关系,我和我相等的邻居都比较熟,一般晚上在一起聊天啊什么样的,在国内是不可能出现这个情况的。我想生活空间是国内生活的一种反应。

  潘岩:你在英国的邻里之间的关系,适合和李桦原来在国内的大院生活是相同的,但是是有完成不同的东西,在国内是公有制的基础上的,一切都在院内解决,而在英国是放到一个更加的市场的,更加社会化的环境中去,这个环境中,达到了这个层面上相同的一种状态。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

  李桦:我觉得晓江说得特别好,我同意潘岩的观点,我想是一半一半,在以前所谓的邻里的关系和现在的邻里关系,其实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因为在之前所谓的大院是邻里是同事,在英国,你的邻居之间是没有工作的联系的,只是家居离得很近。我们城市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英国,你很简单,一推门出去就是城市,大院的生活是你一出去,其实是你生活的一个住宅区,有一个院子围起来,里头有所有的设施,有各种生活必需的东西。你出去以后才是城市,这种空间是中国城市里头非常有意思的,而且在很多地方几乎是很少见的。在柏林也有这种围起来的BLOCK的东西,他们和城市的关系是,城市是可以穿越的,我们的住宅区和以前的大院,这种体系更加自足,和城市的关系基本是属于封闭型的。

  范铁:关于交流空间上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比如针对国内实践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有一个做法就是重新恢复四合院、胡同的尝试,李桦讲得非常好,我们过去的交流空间是基于一种已经有的关系,比如同事之间的感到,或者亲戚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交流空间就发生了,我们的传统空间跟这个是相适应的。在国内我看到一个现象,对我来讲是一个新的机会开头了这样一个交流空间。

  国外交流空间,是广义的空间啊,不仅仅是物质的空间,在空间里面安排这个情节的。广义的空间促使了这些交流的发生,从国外的例子,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借鉴,这种较能够在新的空间被创造或刺激出来。比如李桦提到穿越性,与传统的空间相融,过去是封闭的,现在是需要穿越的,穿越中进行改善,做得更加精彩,更加人性化,适合交流的真正发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抽象的空间与交流的结合。

  主持人 孙华莹: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陈海亮:其实很简单,其实生活上一些很简单的变化。以前作为一个单位,一个美院的老师都是固定的员工,但是后来变成了所谓合同制,老师和学生经常都是找房子住,就在外面租房子住,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小的环境。这个时候出现另外一个现象,到后来要把所有的这些人集中起来,但是有弊也有利,他们认为这所有的制约。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变化,各种交往啊,还有其他的一些活动啊。中国的院落是受安全的原因,使得所有的住宅都是封闭的。但实际上看香港的一些大的楼盘,很少是把这个空间和另一个空间割来的。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有些地方,有些地方外来的人啊,很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普遍的小社区,他们也有一个界限的概念。我是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对家居交往都会产生自然的改变。

  范铁:刚才海亮提到了穿越性,穿越性在现代都市生活方面,我举个例子。我做过一个项目,地点在德国,就是街边一个住宅楼,大概七层高,有一个院子。一般的做法是开个天门,进去,然后上楼梯去到家里去,但是我们做的时候感觉到这种穿越性和交流空间的重要性,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我们把后面的院子变成一个穿越性的空间,经过院子才从楼的背后,不是从街道直接进到居住空间。楼梯间设计成一个比较开放的交流的空间,适当放大,有阳光进来,朝向是景观比较漂亮的地方,前面是一个街道旁边的一个绿色的院子,侧面也得是院子,都是绿色的。把这个尺度适当地放大,可以在里头交流,这个尝试非常成功,可以继续推广到新的研究的案例中去。在国内我们参加了一个青年社区设计的比赛,我们引入了空中花园的概念,在房子旁边,大户之间适当拉开一些距离,制造一些空中的绿色花园,在楼道上,这些空中花园是非常漂亮的,可以在这里乘凉聊天,在这些空中花园里还设置了一些娱乐的设施。

  潘岩:你说的第一个穿越性让我想起来好多年以前我自己做过的一个很小的设计,一个厕所,那个项目是人口非常密集地区的公共厕所,我设计成一个流线的,人不是原路进原路出来,人上完厕所以后从后门出去了,后门是一个花园,这是一个很小的设计了。

  我刚才听几位,包括陈海亮,包括范铁,包括李桦,包括黄晓江提到的,我感觉我们这些年实践的一个感觉,我们建筑师可以很认真地做这些设计。但是实际上社会整体的面貌,整体人的生活环境,实际上留给建筑师和设计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不能说有限就没有所作为,留下的空间依然可以有作为。实际上整体的变化是取决意识形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是由这些限定的,包括你设计的时候很多的手段是与社会、经济,还有传统的意思,我在北京我发现很多人喜欢买很大的社区,因为很大的社区都很完整的配套。在欧洲是不可思议的,他是很小的社区,他的社区里的东西不是靠社区小范围来解决的,是由城市来解决的,同时小区不是封闭的,中国倾向于封闭型的小区。我不知道是李桦写的还是别人的文章,是对中国大院文化的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大院文化的一种延续,是人们脑子中形成的一种印象,以及到产权分割以后,比较方便的容易达到的一个状况,是这样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更多的造成这个城市更多的生存面貌是建筑师不能控制的。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房产家居家装   欢迎参与火热装修论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400,000


评论】【楼盘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房产新闻狂搜
关键字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