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年是百货业危机中的机会

http://bj.house.sina.com.cn/biz/  2009年05月06日08:56  北京商报

  国际金融危机固然会给零售领域带来负面影响,但这不是百货业问题的核心,如何担当新的市场角色,才是百货业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国内百货业在2003年乘通货膨胀东风踏上鸿运,到2008年7月运势至顶,8月份以后呈现逐步下降态势。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大局演变、消费文化对新零售模式需求的呼唤,未来几年,零售业在业态、区域结构等方面将不断出新,而百货业将继续充当马前卒。

  从需求演变看,市场的发展导致适度区域内的共性没有得到分享,个性又没有得到尊重,而大范围跨区域发展又面临资源调配、地域文化等阻力。另一方面,网络提供的快速、方便、参与等特点,宣告新的消费文化模式开始盛行。例如,据淘宝网介绍,2007年网络销售为590亿元,2008年达到1299亿元。经营模式相对固定的百货店,其潜在秩序带来的成本对价格体系的冲击,造成百货店面对新的零售模式优势不再。百货店的应对手段是什么?

  从品牌开发看,中国目前百货店还没有真正意义的自营品牌,这是未来市场发展的空白区域。《日本经济新闻》2007年的调查显示,零售业有62.5%的企业表示要增加自有品牌商品(PB),其中全国规模的超市100%要增加自有品牌商品。百货店有50%要增加自有品牌商品,可见,各业态决策者都在考虑增加自主品牌,而且其发展方向都指向食品。那么,中国百货店自有品牌开发方向是什么?

  从日本百货业的发展例证看,2000年以来日本百货业大幅度整合,2003年6月崇光与西武合并为千禧零售集团开始,到2008年下半年高岛屋与阪急阪神控股(H2O) 零售合并,仅用5年半时间,兼并浪潮侵蚀了日本百货业所有品牌字号。但是,根据日本百货业协会数据,百货业业绩连续11年下滑,在各零售业态中下滑幅度最大、时间最长,整合效果不明。一方面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消费萎缩;另一方面说明,百货店没有适应新的消费文化对零售模式的需求。商业专家中岛孝治剖析到,百货店的生存危机根源在于市场角色认知出现偏差。第三方面是区域差异化开始被重视。三越伊势丹控股在2008年上半年计划成立专门策划团队,集中管理各地方分店的营销和陈列,但是到2008年11月又改为分店独立运作,以灵活应对区域差异化的市场现实。

  上述要素分析,基本点出了危机中的机会所在。值得补充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固然可怕,但这不是百货业问题的核心。目前百货业局限在传统思维和业态经验,重复关注几个要素的规范管理,甚至以综合提升为借口,忽视商品因素在市场中的地位,极少注意到随着网络生活普及。国际化消费文化转变以后带来的市场需求正在呼唤新的零售模式,而没有意识到如何担当新的市场角色,忽视或不懂得核心产品的经营,这可能是百货业真正的危机。

  作者系北京翠微集团翠微广场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 潘玉明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北京商报发表的文章

不支持Flash

乐居简介About Leju广告服务合作伙伴联系我们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会员注册产品答疑客户投诉
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400-606-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