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乐福事件带给零售业的福与祸

http://bj.house.sina.com.cn/biz/  2010年03月26日16:29  国际商报

  家乐福深圳公关部日前表示,不但今年“五一”期间的促销活动已经取消,而且近期的各项大型促销活动也全部紧急喊停。在这一轮“抵制中国境内家乐福”的风口浪尖,家乐福此举或许能对平息事态起到积极作用。不过记者在采访一些家乐福的供应商时,就听到了诸多这样的抱怨:“抵制造成的损失其实由家乐福自己‘埋单’的部分很小,促销活动中优惠让利的部分都是由供应商承担的”。

  这里凸显的零供矛盾,尤其是跨国大型零售集团和本土供应商之间的矛盾其实由来以久。2004年底中国零售行业全面开放后,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百安居等国际零售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在繁荣国内市场经济,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的同时,有关专家也指出,它们的过度扩张和滥用优势也给中小零售商、供应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为了共同探讨应对跨国零售巨头的思路和对策,以“民族企业如何应对跨国零售巨头挑战”为主题的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研讨会围绕跨国零售巨头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消极影响、零供关系的现状和矛盾、民族企业如何应对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外资强势扩张瓜分本土零售业蛋糕目前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已经在我国零售市场中处于显著的优势地位,并且还在大举跑马圈地,这不但在一定范围内让小型零售店、便利店和夫妻店遭遇强敌,影响和调整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供销局面,还对供货商,尤其是中小供货商的选择权造成影响。

  麦肯锡就曾预言,外资超市将会在5年内控制中国80%的零超市场。业内人士担忧,长此下去不但供货商的利益受到侵蚀,而且当外资零售巨头对中国市场实现绝对控制后,还会进一步增强其商品定价的话语权。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江明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目前中国零供关系的现状。黄江明说,目前供应商与零售商普遍存在着冲突现象,供应商对零售商的不满主要是在帐期过长、新店开业费、合同外收费、商业索贿等方面,尤其是中小供应商更是因为陈列位置差、促销资源少、销售贡献率低、零售商拖延帐期与提高收费进一步加重了负担,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困难。在零售商利用和滥用其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的制约和企业自律,大量分散的中小供应商很容易成为不对称交易的受害者。黄江明说,零售商大面积的“滥用优势地位”,对供应商的经济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都有负向影响。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中国供应商研究中心主任杨谦从理性的角度对跨国零售企业滥用优势地位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他指出,跨国零售企业的优势地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需要理性认识跨国零售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确区分什么是客观使用支配地位,什么是滥用支配地位。”

  杨谦分析,跨国零售业滥用支配地位的典型表现就是利用赢利模式圈钱、收取不合理的费用、占压供应商的资金、转嫁经营损失、定价权的过度使用等。跨国零售企业滥用支配地位的危害无疑是极大的,它使原本不和谐的零供关系产生更严重的矛盾,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扭曲了基本的经济关系,损害了供应链的和谐。

  应对需要理与法的结合

  来自商务部研究院、供货商协会、法律界和供货商等方面的专家、代表普遍认为,零供矛盾在各类市场都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对中国来说,由于目前这方面的法律建设不够完善,跨国零售巨头凭借自身在资金、管理模式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在市场经济关系中与供应商、小零售商和消费者实际上形成了不平等地位,他们采取各种方式实施不公平交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甚至损害了本土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化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矛盾,甚至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何突破大型零售组织的垄断形势,为本土供货商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与会专家学者给出了多方面的建议。

  对如何遏制跨国零售企业滥用支配地位的问题,杨谦提出的建议是:用法律保护供应关系不能随意解除;严格执行合同内容,并且将货款外的优惠合同化;利用法律法规限制零售商的规模和网点设置;加强供应商的行业联合,提高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并且对一些所谓的盈利模式进行法律限制。他同时呼吁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认真评估外资零售业开放过程中的问题,从产业链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零售业发展本身来认识零供关系和内外资零售业的关系。

  中国代理商联合会主任樊晓军认为,整合是中国供应商唯一的出路。由于本土的零售企业不具备批发和配送的能力,而本土的供货商、代理商不具备零售的能力,因此要想与外资零售企业抗衡,应该实现这三方面的相互结合渗透,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联合体。目前连琐超市的整合已经出现了端倪,他举例说,2007年11月,山西有10个地市零售连锁企业整合成一家大型的公司,并准备上市。随着中小零售商的整合,代理商、供应商整合也风生水起,将彻底解决零供矛盾。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供应商研究中心孙艺军教授从法律上分析了目前供应商可以利用的法律资源,鼓励供应商提高法律意识,充分运用现有法律资源维护自己的权益。她建议进一步加强规范零供关系方面的立法,提升现有法律文件的层次,同时细化现行法律,增强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执行《合同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反垄断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制定对零售商和供应商具有共同约束力的交易准则;并且呼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干预,引进经济公益诉讼机制,最大程度上维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中国加入WTO以后,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中国产业的发展是唯一的手段,与会专家、代表都认为加强商业流通领域的法律建设非常必要,同时呼吁供应商和中小零售商通过各种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目前零供关系的现状,积极参与到立法的过程中,特别对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进行积极参与和配合。

  国内市场 联合供应链让步于简单体系

  抛开在中国不断增长的西方公司和中西方机构之间密切的供应链关系不谈,只有很少在中国运营的公司会对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感兴趣。

  然而,中国的公司和那些在中国营运的国际化公司则说他们正在寻到那些可以提供本地化支持、可以升级、能够修改并且价格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技术。

  以Reebok(中国)为例,最近采用了一个中型的SCM系统。公司的高层主管说,一个复杂而完整的体系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流程和商业模式来说是最合适的。当Reebok中国打算投资在未来投资一个功能齐全的系统时,它根据自身需求不断变化的特点选择了一个更加现在的软件套装。

  运动产品公司的首席运营官James Wong说,使用像SAP这样光是初始费用就至少有一百至二百万美元的高端系统彼此相差会很大,在我们案例中一个中等解决方案需要花费五十万美金。

  在其他的一些公司,甚至将技术应用在供应链中最基础的方面或者它的整个运作都还没有实现自动化。

  甚至连已经在中国有着十年经营历史的法国著名的零售商家乐福,也没有自动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家乐福在欧洲是沃尔玛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中国也取得了非常大得成功。

  家乐福的中国区供应链部门主管Philippe Riou说,我们根据整体的情况来评估我们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应用我们的供应链系统,但是我们最重视的还是物流系统解决方案。分销系统还不是很成熟。供应商正在努力去适应生产网络,很多的公司涌现出来,彼此之间也在相互合作,所有发生的这些是我们很难拥有一个稳定的货源,同时也是我们很难去建立一个稳定而又有效的网络。

  随之而来的结果是,很多的公司都在试图通过采用来自本地简单且价格常常低于100万人民币的解决方案来最优化公司的运营水平。

  国外的软件服务供应商正在通过削减规模来竞争。SAP中国,是一家企业内置软件供应商,它通过个性化自己的软件服务来满足中国客户的业务需求。

  Kevin Jiang在SAP主要负责公司业务发展,他说,我们在中国对策略作了一些调整,我们同样也提供和本地的供应商同等价位的中等市场规模的解决方案。在它所拥有的超过500家客户中,有很多是外商投资、中外合资或者是全球化的大公司,但是中国的公司在其中占据了至少百分之五十的份额。

  试图建立一个可行而且顺畅的生产流程的想法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几乎在中国所有的省份都在建立物流基地。就连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物流也被包含在了发展计划纲要中。

  很多人会争辩说,中国的信息和分销网络还不够成熟。在零售领域中,供应商通过遍布各地的由众多的批发商所组成的分销系统来运作。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这里没有直销的市场。

  家乐福的Riou说,我们不能够直接去和厂商建立联系。这其中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改进的空间。

  特别是在供应商这边,变化仍旧在不断的发生。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