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崔愷:营造城市活力空间

http://bj.house.sina.com.cn/biz/  2009年11月20日09:14  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

 
图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崔愷

    崔愷:作为建筑师来讲,并不是对商业建筑特别有研究,所以,特别把注意力放在商业建筑跟城市活力空间的创造这个节点上来讲。包括今天一天的演讲,很多嘉宾都讲到建筑师对商业建筑的态度,我个人认为对商业建筑以往是商业活动的容器,提供一个大的空间,大量的广告把这个建筑就包围住了。对建筑师来讲商业建筑基本就是挣钱的事,基本没有什么创作的价值,这是以前的一个认识。当然,到今天来讲,商业建筑不仅仅是商业活动的容器,应该转换一个观念。
   
    第二,商业活动并非自然产生城市活力,实际上在过去的若干年里,中国城市的商业活动因为标准比较低,所以,虽然人气很旺,但对城市空间是一个破坏,比方道路的拥堵,整个城市的空间也因为一些过分热烈的商业活动造成了混乱。可能里面的经济效益不错,但对城市的活力来讲经常是负面的。
   
    第三个观点,商业建筑以往是被动的,现在商业建筑对商业活动的引导,以及商业品质的提升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很多的演讲者都提到了这样的观点,大家重新认识商业建筑价值的时候也考虑到这样一个方向能够起到的作用。
   
    第四,商业建筑对城市活力空间的营造应该负起责任,我们自己接触得不太多的商业建筑的设计中,经常跟业主,尤其碰到这样的开发商,他们对商业建筑的考虑更多的是考虑到出售,并不是真正的长期持有,肆意,他们经常找策划公司来讲做什么样的东西才好卖,所以,往往这样的一些初始的讨论中,城市的话题被放在一边,很少考虑这样一个商业建筑对城市到底起什么作用。随着现在高档的商业项目的开发,以及现在很多城市一些成功的案例,我们觉得商业建筑对城市活力的创造显然可以担负起责任,而且这种担负对商业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最后一点现在一个新的趋向,刚才几位嘉宾也都讲到,商业的综合性开发模式的变化导致商业建筑类型的丰富和多元,以前商业建筑就是一个百货商场,一个大盒子,要不然一条商业街都是小店铺,现在综合性的商业开发,以及对城市生活全面的影响,使这种商业建筑的多元化的可能性,个性化的可能性出现了。所以,鉴于这一点,也使我们越来越多的对这样一些能够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大型开发项目给予更多的关注。
   
    下面结合我们自己做的不一定很成功的一些案例,给大家做一个我们项目的介绍。第一是天津海河新天地项目,海河新天地实际上处在天津的河东区,应该有一个更大的模型就比较好看了。周围是一些新的开发,以前天津更多的是在河西区,就在火车站的西侧,而这个项目是在河东区,是在火车站的背后,周围是一个由远洋地产(企业专区,旗下楼盘)开发的一个新的住宅小区,旁边还有一些并不太高质量的城市建筑。
   
    总的用地住宅小区旁边一个窄条的用地上,这是商业开发的用地,实际上它应该是居住区的配套工建,沿着城市的道路。高度也有限制,进深都很小,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跟业主以及他们的策划公司做了多次的讨论,如何把一个配套项目作为一个能够形成城市积极空间的一个商业项目,我们觉得还是值得做一些探讨。当然,在天津非常典型的城市的商业活动基本上以小商业为主,很多的商业街传统的和新的商业街。当然,也有大商业,可是针对我们这个项目来讲,可能它的形态更接近于这些小的城市非常丰富的小商业。结合国外的一些案例的学习可以看到,建筑所表现出的活跃性,能够打造城市比较积极的一些商业空间,形成一些城市活力的空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是采用这样一个办法,把比较长的商业街面分成了若干组,在不同的段落上跟不同的城市空间发生关系。比方说在中间,实际上是一个小区的入口,我们在这里结合小区的进出口做小的商业广场,在这一侧是一个城市的主要干道的路角,我们按照业主的要求做了一个办公楼的开发。在这边结合原有的小区的售楼处的一个会所做了一个集中的商业。所以,整个的业态两头是比较大的建筑空间,中间是以小的沿街店铺为主,虽然不是一个购物中心,但是它跟购物中心的构成原理也有相似的地方。
   
    可以讲到一个有趣的事情,当我们把方案图报给天津市规划局的时候,天津市规划局告诉我们在这个长度上只允许开两个口,商店不允许开门,我们就不太懂为什么。小商铺应该直接的面对城市的道路,他们开始并不回答,只说你这么执行,后来回答说时领导认为天津小商铺搞得太多了,所以,要求即便是小商铺,外围也要整合,变成商场里的小商铺,外面只能开少量的门,所以,整个立面,里面是小商铺,但是外面是一个完整的不能开门的局面。我们也觉得用地很窄,商铺进深也很小,所以,我们想是不是有可能通过设计把商业价值提高。所以,我们在沿街不仅仅是一层有一些商铺,我们把商业街引到二层,所以,在这个地方还有二层的商业街,使商业价值能够有所提高。这是三层,越到上面以餐饮为主,底下以零售业为主,上面是办公楼。地下有比较简单的地下的车库和设备机房。
   
    实际上形态上一层的商业街,二层的商业走廊,上面以单元式的以餐饮为主的一种销售单元,端头比较大,中间我们希望多少带有城市尺度的一个空间,这边是办公楼。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在奥运会前基本建成了,现在已经完全投入运营,这个是对着住宅区的中心绿地有一个入口,所以,在这儿形成一个小的城市广场,两侧一层是以小的内向型的店铺,上面是小的餐饮。
   
    这边上面是写字楼,底下是一些银行,这边有大楼梯可以上去,这些拆解办公楼的尺度既为了跟商业建筑协调,同时也跟后面的居住建筑在尺度上比较呼应,并不是非常大的一个体量。这边是面对原来的会所,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大台阶,这边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包括麦当劳,小百货。这是中间的一个小的商业广场。因为当时的建设速度也比较快,所以,质量上完成度也一样。这一带不是天津真正的商业中心,所以,看上去在商业活动的组织上还是有所欠缺。实际上做商业建筑,我们虽然希望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但是真正如何去营造还是有待于物业管理和商家,以及开发商的具体行动。
   
    后来又做了一个比较大型的商业建筑,这是一组有20多万平米的商业办公楼和体育健身这样的一个中心,这个地方在济南原来省体育中心的旁边,这边是经十路,这边是公园,时间关系,我就不介绍原来的现状。原来是个体育中心学校,中间是个跳伞塔,原来的学校在建设之前已经搬走了,所以,要结合全民健身的新的公共空间进行开发。因为这个地也是体育局的地,虽然是开发性的,但是要求对体育局要有一个还建,做一个全民健身的体育馆,有游泳池,各种球场,体检中心,大众体育的活动中心。外面围绕中间的跳伞塔做了室外的体育场地。在这边是商业,这边是办公,底下也是商业。我们觉得这个案例比较有意思,它把城市的很多公共活动集成在一起,我们设计的时候虽然分了若干段落,但是我们是用一个公共的走廊把它衔接起来,可以有一个串接。地下有一个地下商场。所以,总体来讲规模达到20多万平米。
   
    实际上对政府来讲更看重全民健身这个城市的一个品牌,规划中更多的对全民健身的城市活动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宣传。实际上政府操作是前导,我们开始的设计合同都是跟政府的公司签的,但是真正进入操作阶段的时候,商家就进来了,由鲁商集团进来接手。他们更关心的是商业和开发怎么做。一方面要把全民健身馆做到面积刚刚符合要求,两万平米,一点不能超。包括地下也还给鲁商,其他的地方尽可能的把面积扩大。所以,原来我们在里面做了一些商业街,后面里面的一些空间又增加一些大型的商场,所以,又把里面做了一些改造。实际上前一段是为了城市的公共利益,后面一段要面对商家的策划,来回折腾。这是我们初期的方案,后来还是做了不小的调整。也是考虑到建筑群对城市的形象,以及对体育运动这样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所以,我们希望这个建筑比较活跃,充满动感。结合室内的球场,结合里面的商业街,这还有一个城市规划展览馆,这些空间都做成了一些比较动感的体型处理。这是地下。除了中间有一个跳伞塔不能动之外,全部挖开都做成巨大的商业。这个地方是一个巨大的超市,我们原来在这个地方结合地下下沉的一个花园可以形成一些疏散孔,但是它是作为一个整体商业的超市,所以,不可能有太多的口,后来又进行了改建。
   
    这是原来的跳伞塔,加上这一组商业的开发。这是全民健身馆,这边是商业,这边是办公,中间有一个串接。这边将来有可能还要改造成一个酒店,这部分还没有动。中间是一个室外的健身场地,这些都是很好的绿化,将来成为济南一个很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当然,这一组建筑也是因为全运会匆忙中赶出来的,现在处于半完成状态,很多的地方招商和一些内部装修这些活动都还没有到位。这是从内侧看。我们希望这样的一些商业建筑的空间跟室外空间有互动,我们希望很多的平台围绕在室外的场地上。在季节好的时候,可以形成很多的室外的活动,包括餐饮、娱乐,可以对中心跟公园,跟体育运用结合起来。
   
    这是主入口,跟城市的主干道衔接的地方,把历史上的跳伞塔漏出来,这边是体育馆,中间一个连桥。这是通向体育场的一条入口,也是通向跳伞塔为中心,形成一个比较宽大的路口,包括地面的铺装都希望跟体育运动有关。这是场地的内景,这是里面的商业街。虽然当时没有确定商家,但是也希望采用国际比较流行的做法,自然采光,一些空间的构架,结合商业广告,可以形成比较丰富的室内效果。
   
    在全运会之前匆匆忙忙建成,但是整个场地的环境基本上形成。这些建筑,这里面已经可以使用了,但是这些部分商家还没有进来,据说招商还不错,因为整个环境还是有一定的活力,所以,能够提供比较好的商机。这是一些片断。这个项目正在验收中,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整改。我们对做商业建筑最大的担心就是商家最终对建筑不感兴趣,对建筑提供的商业空间感兴趣。当他们招商比较好的时候就舍不得改了,已经都卖出去了,何必再做呢?我们只能通过政府,通过我们在验收的一点点权限促进后期的修改。这些照片都是在工地临时拍的。
   
    在济南这件事做完以后,政府对我们的工作还是给予了比较积极的评价,又委托我们做一个项目,在这儿济南的西部新城,希望结合铁路客运站的建设做一组开发,最重要的我们要做一个商业广场,这是城市设计,将来结合济南高铁的建设逐渐的在西部形成一个副中心,将来有很多的商业办公楼会建成,我们的场地面对火车站,这个要做一个商业广场,目前的方案经过领导的审批,但是目前正准备把这个项目转交给上海绿地公司进行真正的开发和操作。因为这个场地上有现状的规划,以及正在建设的铁路站,包括城市道路也在逐渐的形成,这组建筑虽然是商业建筑,但实际上承担了跟城市公共空间密切相关的关系。比如如何烘托城市新的轴线,以及如何处理跟城市很多路口的关系,包括将来在商业办公楼发展区如何对接,还有一个公交的车站如何跟商业结合起来,这些都形成了设计的问题。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的协调,有关城市设计的一些协调工作,这就不详细讲了。包括城市广场的延续,城市广场、商业广场,在车站前的休闲广场,这样的一个系统。
   
    黄颜色的部分是地上的商业,地下的商业是浅黄色的,黑的是公交厂站,这是办公楼,这边是酒店,任务都是由政府提出来的,这些交通组织,跟周边道路规划的关系,也都经过规划部门的认可,很多的公交厂站我们把它结合起来。在这些路口的关系上如何跟城市将来的发展道路形成一些对位关系和转角的关系。这就形成这样一个最终的方案,我们提供了几个方案,最后政府选择了以方孔形的建筑空间组合的商业综合体。总的来讲可以看到,这是酒店的部分,下面带着它的商业,酒店的一些会议中心放在这个地方,这边是办公楼,下面是商业。商业下面架空的是公交厂站,所以,将来会改变火车站前面大量的车流的聚集,低质量的设施,我们希望通过商业空间的界面,使将来的车站广场形成一种比较有活力,同时比较有序的城市的窗口的作用。这是从侧面看过来。这些建筑实际上我们希望既是表达建筑的某一种系统的语言,同时又希望能够跟将来真正的商业活动吻合起来,实际上我们希望商业的广告将来成为城市的窗子,无论是旅游信息还是商业广告,都可以利用建筑空间把它突出出来,而在其他地方,尽可能保持建筑本身的完整性。
   
    这是酒店的部分,这是商场的入口,这边有宴会的入口,这边是酒店大堂的入口,包括酒店内部空间跟城市的关系。这是办公楼一侧,这边下面是公交车站,我们把公交车站的上部做一定的商业空间,这样可以复合型的使用。这是从广场上看到面向广场的空间的组合,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有些地方我们希望将来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些外向型的商业活动,比方餐饮。也有些地方以内向型的商业为主。
   
    下一个是在北京的传统商业区的改造,停留在概念型方案阶段,因为业主资金的问题,所以,一直没有启动。位置在新街口,这边是西直门交通枢纽,实际上新街口是原来比较老的一个商业街所在的地方,它周围辐射的商圈也都形成了城市的商业布局,这个地方最靠近北京的旧城。所以,实际上这个地方在比较大型的商业活动是比较缺乏的,所以,业主、开发商,尤其是西城区领导希望在这个地方重新把商业的活力构筑起来。这是跟周围的城市资源的关系,跟后来的旅游商业的活动,老城市的胡同游,西海也都在附近的位置上。这是在现场可以看到的钟楼、鼓楼,周围的一些新的高密度的建设项目。可以看到西直门交通枢纽,西环广场。
   
    这个地方原来的商业活动是沿着城市道路两侧,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比较破碎,质量也不太高,同时这里还有一些旧的居民区,还有电影院这样一些城市的文化活动设施,所以,是一个比较混杂的社区。这是现在的新街口大街,实际上迅速要展宽成一倍以上,变成一个七十米的城市道路,所以,实际的建设场地在这儿,并不沿着原来的商业街的位置,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当这个街非常宽的时候,已经失去商业价值,变成一个城市的交通干道。建筑师没有办法改变这样一个规划的决策,所以,我们在想是不是仍然可以考虑的方法就是在一个地块内部迎建这样一个商业街的可能性,保持原有城市的尺度和城市基理的关系。因为拆迁量很大,所以,开发量很大。所以,在平面上解决是不足以的,应该会出现立体化。所以,整个的想法是一个立体的商业街。当然,又不希望它是一个特别高成本的,因为这个地方原来的商业活动是比较中档偏低的,开发商的想法也是这样,是不是试探性,不希望做成一个特别高档的集中的大商业,而且他们也希望出售,实际上这些街道都是室外的街道,并不是室内的购物中心。
   
    高度的限制这边是24米,这边可以做到35米,到40米,这样一个高度的控制。我们在设计上按街区设计,红颜色是主要的室外商业街的通道,因为进深很大,对商家来讲需要再进一步划分它的销售单元,所以,又划分成若干组,形成说话个内向的小庭院和广场,中间形成一些连贯性的道路,这个是新街口电影院,将来还要保留的。所以,把它作为一个有活力的文化设施也融在商业街里。这个就是一个整体的构架。当然,上面也会把商业街立体化,使二层三层的商业活动能够有一定的连贯性。
   
    因为24米限高,所以,这边布置了一些餐饮,希望能够提供像刚才的照片一样,看到后海一片绿化和历史城市的景象,这边是办公楼、快捷酒店。中间结合新街口电影院,我们做了一条公共性强的立体空间,这个空间表示出一个城市的尺度和文化活动,把它的活力拉到街面上来。
   
    包括地下跟地铁站的结合,将来地铁可以出来,进入到商业街。总体上来讲是一个开放式的商业街区,是一个城市综合的开发。这里面的剖面或是比较丰富的,这个希望是一个构筑物,展现到界面,里面实际上是电影院的位置,电影院是年轻人来的地方,所以,应该最有活力,其他的地方,把商家购物的流线穿插起来。这是朝向新街口大街,朝向北京的传统胡同区,有巨大的屋顶,人可以站在上面观赏北京的旧城,下面是一些品牌店。那边有办公、公寓、酒店。因为是概念型设计,所以,希望把一些商业的广告跟建筑的形态处理结合在一起,将来希望是一种互动,不希望广告对建筑是一种破坏,而是一种积极的组织。这是跟地铁出口结合起来的一个入口空间。里面开放型的商业街,还有沿街的一些立体的街道,这是在顶上希望的一个活动的场所。
   
    跟这个类似的另外一个项目已经启动了,在天津塘沽叫月亮港,大家知道最近我们国家发展的重点已经移向天津滨海新区,我们有一些建筑师都有一些项目,小罗湾开工的项目有高层和超高层项目,正在设计和建设当中的是于家堡,是金融区,所以,打造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的概念。中间是海河。总体规划中,原来有一个地段一个突出物,在规划当中切成月亮的形状,所以,起名叫月亮港。这个地方要做一个商业的开发,位置处于小罗湾,现状塘沽的外滩商业中心的位置,所以,位置比较重要。它周围都是超高层建筑,包括中钢大厦,包括碧桂园(企业专区,旗下楼盘)的大型酒店。所以,我们做这个设计实际上是比较晚了,之前为这块地做了很多的方案,如何使这块地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商业地产的开发。但是,经过很多轮的比较,一直没有一个结果,因为建筑跟景观结合得不够好,而且在这个地方盖超高层建筑既不符合商业的价值,同时,又跟后面的酒店办公也有一些矛盾。所以,后来请我们来做的时候我们就做成一个低层的景观建筑,整个铺在岛上。
   
    当然,这么大的综合体我们也认为它不是一个封闭的单独的商业建筑,它应该是一个商业的街区,实际上是城市空间的延续,所以,在机动车交通组织上,包括步行人流的组织上,我们都认为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些空间都是室外的空间,我们会把这样的开发变成城市步行街区的延伸,有一点像意大利的威尼斯,四面环水。
   
    在屋顶上结合屋顶的绿化做一些休闲的道路,让人可以走到景观的屋顶上。下面有大量的停车,有设备和后勤用房,半地下的地方是商业街,有很多的商业活动可以开发到半地下的空间,我们也用一些下沉的庭院跟地面衔接。这是在城市道路的地面,往上稍微走一点就到了一层的空间。我们在这儿以商业活动零售业在中间,这边是酒店,这边是一些会所和餐饮,沿着内海还有一些小的咖啡厅这样一些休闲的商业设施。这个建筑是一个中间升高的坡地的景观建筑,高度并不高,24米以下,但是面积很大。所以,形成了这样一个轮廓线,当然我们在这中间有很多内部街区的设计给大家很快的过一下。
   
    我们希望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步行街区里形成一些比较有标识性的节点,这些节点作为连通地上地下各层的交通,同时又是人聚会碰面的地方,旁边的商业我们等商家进来以后再进行深化的设计。所以,我们比较重点的是做了一些节点的设计。这个是沿着海河的方向看到的建筑的立面,以玻璃为主,因为这一面是酒店,这边是会所,中间结合商业的城市广场。沿着内河,这是效果图,可以看到一个绿化的坡地,人也可以走上去。这是一个整体的剖面,地下停车,商业,通廊,广场。最终的效果我们希望像一个景观,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的商业综合体。我们在节能环保方面也在做更深入的一些工作。现在正在设计施工图,工程比较急,现在打桩已经结束了,正准备开挖。
   
    这是海河边上的广场,这是里面的一些商业街,跟地下地上的衔接。这里面的一些空间节点,当然建筑师为了把空间做得活跃一点,所以,我们这些地方做了不少额外的工作。我们希望每一条街都有一定的时间性,同时又不影响两边商业。两边立面除了用通透的玻璃,少量的服务设施,楼梯,疏散的空间用实墙,尽可能的简单化,将来便于商家结合他们的要求进行单独的设计。我们很关注这些空间人们休息的地方,聚会的地方,是城市活力空间的所在。
   
    今天结合这样一个论坛,简单的把我们从事商业建筑的一些体会和正在进展的项目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还是回到今天论坛的话题,商业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我觉得这个是今天的核心,虽然每一个专家,每一个演讲人从不同的侧面讲到商业建筑的设计的基本规律,商业活动的规律,以及今天商业建筑发展跟城市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作为专业人士,在座的更多的是设计师,所以,我也觉得更多的立场既要站在为商家服务的立场,更要站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责任感的立场上。今天报告会大家能够得到这样非常丰富的信息。作为主持人,我也再一次感谢今天参加演讲的各位高水平的设计师和管理者的代表,同时,也感谢今天这么多专业人士在初冬的季节到北京来。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乐居简介About Leju广告服务合作伙伴联系我们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会员注册产品答疑客户投诉
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400-606-6969